?
火柴火花 歷經百余年未曾“熄滅”
不得不承認,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打火機的興起,火柴也就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而印在火柴盒上的火花,也就是火柴盒上的貼畫,卻留住了大家對它的記憶。
大爺收藏千枚火花 最早追溯至清朝
隨著去年河北泊頭火柴有限公司資產處置拍賣會的舉行,以及最后一批設備的落槌拍賣,亞洲最大火柴生產廠進入了歷史。而這也宣告了中國火柴界的“五朵金花”,泊頭、開封、安陽、濟寧、蚌埠五家火柴廠全部退出了歷史舞臺。其實,火柴并沒有被打火機徹底取代而“熄滅”,它反而轉化了一種形式,演變成一件件創意產品,深受大家的喜愛。
近日,記者來到了天津和平區新興南里社區,在居民王汝勤老人的家中,見到了大大小小、五花八門的火花。這千余枚火花被分類放在一個個文件夾里,其中那些早期的火花,王大爺視如掌上明珠。“這是為了慶祝清朝慈禧太后壽辰,當時的火柴廠專門趕制的火柴盒。”王大爺介紹說,上面印有慈禧太后的頭像,兩側還盤踞著兩條青龍。
盡管這些早期的火花年頭比較久,可品相依然十分完好,能清晰地看出上面的圖案和文字。其中不少清朝時期的火花上,都寫著“日本制作”或“來于歐洲”的字樣。“那個時候火柴叫‘洋火’,也就是洋人的玩意兒?!蓖醮鬆斦f,從自己收集的火花也看得出,到了民國后民族工業開始自立自強。尤其是隨著新中國成立,百余家火柴廠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而每個時期的火花都結合了當時的時代特點。
“我年輕的時候,在小賣部、百貨商場都能買到火柴?!蓖醮鬆斦f,自己收藏的這些火花,除了逛早市、文化市場和舊物市場淘來,很大一部分就是他隨手買到的。除此之外,還有親朋從全國各地帶來的火柴盒,盡管大小、用途一樣,可火花卻是五花八門。今年87歲的王大爺,用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收集了1000多種火花。在老人看來,火花不僅記載了歷史,更成了耐人尋味的藝術品。
火柴普及度不高 初中生不會劃火柴
記者走訪了天津多家綜合商場,以及大小超市、煙酒商店,不難發現打火機隨處可見,卻很難再買到火柴。不僅如此,津城的火柴廠也已是寥寥無幾,酒店等場所不得不從小作坊或者從外地的廠家定制火柴。
顯然,火柴沒有之前那么普及了,甚至一些孩子都不會劃火柴。這不,初二的學生小陳,就為化學實驗課上如何點燃酒精燈而發愁?!拔掖蛐【蜎]用過火柴,實在不敢就那么劃下去?!毙£悡牡卣f,生怕劃火柴時會燙傷自己。為此,她不得不在家長的協助下,不停地練習劃火柴,才順利通過了這堂課。
如今,在禮品店,火柴盒已經改頭換面,備受大家的青睞,成了饋贈親朋的個性禮品。火柴盒不再是單一的紙制品,而是有了金屬或木質包裝,甚至鑲玉的裝飾,價格也翻了幾十倍、上百倍。另外,在淘寶網站,也有很多商家,推出了定制個性火柴的服務,火柴的顏色、大小,甚至火花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來設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