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智錦不但喜歡收集煙盒,還愛好畫畫和書法。
?
老煙盒。
你知道,50年前,香煙多少錢一包?
你知道,50年前,煙盒長啥樣?
在道滘,有這么一位70歲的老人,雖然他不好煙,但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他便收藏了各式各樣的煙盒,至今,他已收藏了近千種煙盒,對他而言,小小煙盒,卻反映了中國的社會狀況。
這位老人名叫呂智錦,雖然不是東莞人,但在東莞已經生活了近10年。
不抽煙的人愛上了收藏煙盒
你說怪不怪,一個不愛抽煙的人怎么就喜歡收藏煙盒呢?
呂智錦回憶自己收集煙盒的緣由非常巧合,“我素來沒有吸煙的習慣,但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我在輕工業局工作,負責局內所屬各地輕工業工廠,如糖、煙、酒、陶瓷、木噐等各廠產品的包裝、商標、造型設計”。
為了工作方便,當時就收集了隨手可得的糖紙、煙合、酒標等實物。后來雖然工作改變了,但是習慣卻沒有變。
現在無論誰來拜訪或者串門,他都會問人家要煙盒。如果正好碰上自己沒有的煙盒,呂智錦會如獲至寶,趕緊收藏并做上備注。
一個煙盒見證一個國家的回憶
呂智錦的煙盒收藏橫跨半個世紀,如今,他會在閑暇時間仔細回味欣賞。在他看來,一個煙盒的歷史就是一個國家歷經歲月后的回憶錄。
現如今,一盒平常的香煙最起碼也要10元左右,更貴的,一盒數百上千元都有。但呂老回憶,50年前,一盒20支裝的香煙也只是1~2角,他記得,那時“水電”、“大眾”、“勞動”這些品牌的煙是最暢銷的,因為價格不高,都只在1角左右。
他舉例,1958年的一包“名花”牌香煙零售價為0.17元,而1970年一包勤儉牌香煙零售價為0.14元??梢钥闯鍪觊g香煙的銷售價大體上相差并不大,觀察包裝,也都是用普通的新聞紙單色印制。
如今的香煙,一根大約10厘米長,大多都是白紙卷著煙絲,頂上卻是各式各樣的過濾嘴,而呂老回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煙卻全是平頭平尾,尚沒有過濾嘴,也沒人知道過濾嘴是什么。
“我記得那時很多人都買煙絲回來,用煙紙來臨時卷成尖嘴喇叭狀,有些有心人,就自制一個小形卷煙噐,有空就自卷一些平頭煙?!眳卫蠈Ξ敃r人們抽煙的場景還記憶猶新,一團煙絲,在卷煙人手里擺弄幾下,便成了吞云吐霧的“利器”。
單調的煙盒傾注了設計者的“心血”
現在的香煙從里到外都包裝精美,商標全是電腦設計,樣式十分精美??稍趨卫峡磥?#xff0c;現在的煙盒雖然精美,但缺少了設計者的“心”?!皬那暗臒熀?#xff0c;設計雖然簡陋,但卻融合了設計人的心思?!眳沃清\說,“可以說,當時的煙盒是灌注了作者的精神還有對社會的理解的?!?/p>
呂智錦回想起當時的煙盒,一開始是全黑白的石版印刷,印刷的材料也只是新聞紙,而后才慢慢衍變成膠版紙,直至如今的銅版紙?!澳菚r候,一般的煙盒都是單色印刷,能達到4色的已經很了不起了。”
在設計方面,讓呂老印象最深的是當時的1958年上海產的“大前門”牌香煙,一盒3角,那幾乎是全國最早使用4色印刷的煙盒,煙盒中間用紅底黑字標有“大前門”三字,“大前門”上下,便是北京大前門的正背面兩圖片。
“大前門”是英美煙草公司在1916年推出的,曾和“老刀”、“大英”、“哈德門”、“三炮臺”等品牌一起,在上海風靡一時,至今該品牌已奇跡般地走過了80多年的歷程。從煙標的歷史看,一種商標能經歷50年者已屬少見,“大前門”至今仍在生產銷售。
之所以說“大前門”的設計經典,除了它首用了4色印刷外,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當時全國對北京的向往。呂老說,“這就是設計者的"心血"。
可惜自己設計的煙盒搬了幾次家后不見了
呂老在工業局工作的時候,接到上級要求去武鳴縣煙廠設計3款香煙的煙標。當時特意在武鳴待了3個月,與當地群眾同吃同住。在他看來,設計的靈感來自當地群眾。當時設計了壯錦、靈水、紅棉3款香煙盒,這3款煙分別是高中低不同定位,壯錦是最高級的,每盒5角左右,靈水是中級,每盒2角多,而紅棉,則是普通大眾的,每盒1角多。
其中紅棉香煙的煙盒尤其好看,紅棉是兩廣人民熟悉的樹,出生在廣西的呂老從小對木棉花就有別樣的感情,所以設計的煙盒融入了設計者自己的鄉土情誼和心境。
可惜的是,搬了幾次家后難尋煙盒的蹤影。“這些煙盒跟著他多年,經過大火,也泡過洪水,像人的一生經歷了各種挫折?!睂τ谶z失的煙盒呂老表現出豁然的個性,“收藏品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有了就算了?!?/p>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