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時期浙江寧波正大新公司火柴廠出品的“教五子”火花
在廣東一帶,人們習慣把父親稱為“老竇”。不知來由的人都以為這樣的稱呼是對父親的不尊,實則不然,“老竇”其實是對父親的敬稱。談起這個稱呼,還有一段典故。
《三字經》有云:“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這段典故的主人公正是竇燕山。
竇燕山,原名竇禹鈞,五代后晉時期人,其老家是薊州漁陽(今天津薊縣)。漁陽屬古代的燕國,地處燕山一帶,因此,后人稱竇禹鈞為竇燕山。
竇燕山出生于當地有名的富裕家庭。年輕時,他為人不善,以勢壓貧。有貧苦人家借他家糧食時,他是小斗出、大斗進,小秤出、大秤進,明瞞暗騙,昧心行事。
竇燕山做事缺德,到了30歲還沒有子女。一天晚上,竇燕山夢到他死去的父親對他說:“你心術不正、品德不端,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僅一輩子沒有子女,也會短命。你要趕快改過從善,只有這樣,才能挽回天意。”
從此,竇燕山暗下決心,痛改前非。他在家里辦起了私塾,邀請名師教課。有的人家因為沒有錢送孩子讀書,他就主動把孩子接來,免收學費,受到了人們的稱贊。
后來,竇燕山的妻子連續生下了五個兒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養教育兒子身上。后來,五個兒子都成為了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于是,人們稱其五子為“竇氏五龍”。
當時有一位叫馮道的官員曾賦詩贊曰:“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竇燕山“教子有方”,五子皆顯,堪稱人父之典范。難怪廣東人讀到這典故,就把“老竇”與好父親畫上等號了。
民國時期,浙江寧波正大新公司火柴廠以竇燕山“五子登科”為題材,設計出品一枚“教五子”火花(如圖)。火花中,一位父親戴著眼鏡、手舉書本,五個孩子或站或座,人手一本書,似在跟父親朗讀。整個火花人物圖案繪制精美,形象逼真。
我們從這枚“教五子”的火花上可以讀到父親的偉大。今年6月16日是父親節,讓我們祝愿天下的父親們身體康健、事事順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