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灤水煙標
1983年為紀念“引灤入津”工程勝利竣工,天津卷煙廠設計了一款“灤水”牌煙標。煙為70毫米無過濾嘴的混合型卷煙,煙標圖案顏色鮮艷,簡潔明快。看到這款煙標,引起許多往事的回憶。
天津地處九河下梢,水源豐富,飲用水多就地取水。舊時老城廂的居民要到東門外海河挑水運水,水閣大街就是挑水人必經之路。后在這條街上建了一座過街樓閣,供奉觀音菩薩,人稱“水閣”。1898年,英商仁記洋行出面,組織隆茂、泰和、新泰興等洋行集資18.7萬兩白銀,建成英租界自來水公司,開啟了天津使用自來水的歷史。1901年,美國人田夏禮與中國人芮玉望、馬玉清、陳濟易等人籌集25萬兩白銀開辦自來水廠,命名為“天津濟安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1903年3月建成位于南運河南岸的芥園水廠,并開始向城廂及各國租界地供應自來水。南運河也稱御河,這里的水被稱為御河水。御河本來水質就好,再經過自來水廠的沉淀罐、過濾池以及漂白粉消毒等工序,飲用時感到清冽甘甜,頗受市民歡迎。
天津人一直以飲用御河水為榮。20世紀70年代末,由于經濟發展,人口增加,用水量急劇加大,再加上海河的上游修水庫、灌溉農田等原因,流到天津的水大幅度減少,導致天津供水嚴重不足。老百姓經常遇到停水的情況,為此又把多年不用的水缸搬出來,用于蓄水。不僅如此,工業生產用水也開始減少,甚至天津第一發電廠也被迫停止發電,又造成供電的緊張。水資源缺乏的同時,水質含氯化物,飲用時感到苦澀咸。許多家庭開始使用明礬凈水,為了抵消苦澀的咸水,一些不愛喝茶的人,也沏上茶水,但仍去不凈咸的味道。當時天津人流行一段順口溜,叫天津三大怪:自來水腌咸菜,汽車沒有走路快,恒大煙見抽不見賣。反映當時水咸、路差、恒大煙難買的生活狀況。水是人的生命之源,是人們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1981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興建引灤入津工程,把灤河上游、河北省境內的潘家口和大黑汀兩個水庫的水引進天津市。這項工程全長234公里,要開鑿穿山隧洞,還需治理河道、開挖專用水渠等。為了早日造福天津人民,天津市委、市政府要求1983年必須把灤河水引到天津。工程建設者僅用了一年零四個月的時間,便實現了全線貫通。天津人從此又喝上了甜水,結束了“自來水腌咸菜”的歷史,解決了市民的生活困難。
商標命名往往具有時代的烙印,“灤水”這款煙標記錄了引灤入津工程的歷史事件,也表達了人們飲上甜水的喜悅之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