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時,去一位多時未見的朋友家拜年,他拿起擺放在桌上的香煙,掏出一支給我,自己卻沒有抽,這與他以往的習慣大相徑庭,我頗感奇怪,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微笑著從書桌抽屜里拿出厚厚的一沓紙片給我看,說現(xiàn)在戒煙了,“改行”玩起了煙標。
???
朋友的藏品,花花綠綠,讓我看得眼花繚亂,其中有幾張煙標給我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些俗名香煙殼子的小玩意曾是我童年的愛物,那時,小孩千方百計地尋找大人遺棄下來的香煙殼子,用以做折紙、當做寫字畫畫的稿紙,或把它作為游戲時的“貨幣”使用。記得我們經(jīng)常去煙客較多的澡堂子、書場尋覓煙殼子,每次總能有些收獲,誰要是找到一張少見的外地煙殼子,必能引起其他小伙伴驚羨的目光。
???
我一邊欣賞,一邊聽著朋友如數(shù)家珍地介紹著藏品,他指著一張“黃橋牌”煙標說,這是他收藏的首張煙標。我接手后仔細端詳起來,這張煙標底色為藍色,左右圖案一邊是水鄉(xiāng)風貌,一邊是工業(yè)新姿,圖案上下分別有漢字和漢語拼音品名和廠名,邊側(cè)有“二十支裝”宋體字,字體上方紅色圓圈內(nèi)有阿拉伯數(shù)字“20”。
???
朋友告訴我,半年前,他去江蘇黃橋古鎮(zhèn)游玩,看到集市上有一家舊書攤,愛書的他挑了十多本書付賬準備離去時,攤主叫住他,又從包里拿了本殘破的線裝書給他看,翻書時,朋友看到了夾在書中的這張設計簡潔、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煙標。最終書沒入朋友的法眼,他倒是看上了煙標,問價后,攤主開價也不高,誰知好事多磨,在付錢時,攤主沒有零錢找,他看攤主抽煙,就用口袋里的香煙和攤主換取了煙標。
???
朋友后來請教了幾位研究地方文化的友人,獲知了煙標背后的歷史,黃橋鎮(zhèn)煙草加工業(yè)歷史悠久,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東大街上就開設有老寶成煙莊,1956年后,老寶成等九家煙莊合并,成立公私合營老寶成煙廠,老寶成煙廠后更名黃橋煙廠,其“黃橋”、“塔山”、“東進”三種香煙曾風靡大江南北,現(xiàn)在隨著企業(yè)的停產(chǎn),想要再找這些煙標也不容易了。
???
從這以后,收藏煙標成了朋友生活中的一部分內(nèi)容,他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或舊書店尋覓“寶貝”,或托熟人去外地幫助購買,為了騰挪下更多的資金收藏煙標,他還把香煙給戒了,如今,朋友不僅得到幾百張精美的煙標,連伴隨他多年的咳嗽老毛病也逐漸消失。
???
朋友坦言,收藏煙標,不是為了投資增資,而是被煙標上的文化藝術(shù)所吸引,我心底祝福朋友,在新的一年,他能收藏更多的煙標,從中收獲更多的快樂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