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斗,各民族都有其不同的樣式,也可以說是風格各異,這些煙斗都與他們的生活、居住條件密切相關。鄂倫春族人的煙斗與他們在山林的游獵生活是分不開的。
鄂倫春族人的煙斗,開始時是以柞樹或梨樹根部的疙瘩部分為煙斗,以彎曲的根須為煙斗桿。在形狀上,有的就是天然的疙疙瘩瘩狀;有的似熊頭、獅子頭或猞猁頭,很有藝術感;有的把木疙瘩磨光,像一個梨果。鄂倫春族中獨具匠心者大有人在,煙斗做得也越來越精致。有采用樺樹或山丁子、稠李子、水冬瓜等樹的樹杈,用刀刻刻削削做成煙斗,再在煙斗上鑲以獸骨,摩擦光亮。這種煙斗,看上去木紋環環繞繞,有的像流云,有的似瀑布,有的如霞,有的如霧,透出一種朦朧、自然的魅力。各種形態的獸骨鑲在上面,有的如魚眼圈,有的如星斗,有的宛若光環,真是妙不可言。
隨著物質文化的提高和傳播,開始傳入了銅煙袋鍋,瑪瑙水晶石煙袋嘴,藤煙袋桿等。但用銅煙袋鍋裝的旱煙較少,人們往往喜歡用木煙斗。煙荷包大都是用鹿或[浫] [狡]皮縫制而成,上面繡有各種花紋,再用熊膝蓋骨做成煙墜,別在腰間和煙斗配套,乃是吸煙者的一大樂趣。獵人中喜歡吸煙的總要湊到一起,各自掏出自己的煙斗和煙荷包,心照不宣地比試比試,看誰的煙斗做得精,看誰的煙荷包做得美,看誰的煙最綿軟最有勁。
在現代,它們又變了花樣,用有機玻璃或硬塑料做成煙斗。這種煙斗晶瑩、光亮、透明,把古老意識與現代思維融為一體,閃爍著藝術的光彩。
如果大家把鄂倫春族人各式各樣的煙斗搜集起來,那不僅僅是民族文化藝術的展示,也是民族傳統智慧的結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