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洛陽到華山,再走川藏線;從深圳到鳳凰,再游長沙;從婺源到黃山,再行至南京。仔細想想,有超過40天的時間,我都在旅途中度過。旅行,已經漸成我生活的一部分。
每一次旅行不僅豐富生命的體驗,更重要的是讓我遇見另一個自己。長途旅行之后總會有別樣的收獲,不一樣的風景邂逅不一樣的自己。
一個人的旅途,有過不少困惑,軌跡在一次次探索之后漸漸明晰起來。
我選擇了窮游。很多人也許困惑,沒有錢為什么要去旅行?接近夢想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旅行就是我從小的愿望,所以我愿意找尋一切可能,來實現這個愿望。
我在小學時想怎么能到達家門口的湖的對岸,中學時想何時能到達大海的另一邊,大學時夢想自己有一天能周游世界。一顆渴望的心便是我最大的動力。旅行也可以很省錢:食靠小飯館和自備的干糧,宿有沙發客、青年旅社,行可搭車、徒步、騎行……與各種各樣的人接觸,看路邊的風景,吃真正的農家菜,這大概才是真正的生命體驗。
其實,你需要的只是一顆愿意出走的心,窮游并不困難。旅途中的確會有羈絆,而那些不應當成為阻止你出走的理由。沒有假期?等待或者尋找假期吧。沒有同伴?一個人上路吧。沒有錢?做一定的準備,省錢吧。沒有計劃?找到你的目的地,以各種方式到達它吧。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其實當你勇敢地踏出第一步的時候,你就已經在路上了。
談完“成本”,我們再來思考“投資回報”,是不是旅行就一定要去有名的景點呢?我覺得旅行的價值不在于你去的地方是否有名氣。有名的景點景色必有獨特之處,假若前往游覽,則可努力發現它別樣的美。然而,聲名在外的景點,總是使游人趨之若鶩。在“朝拜”這些地方時,我們可能只是被推著前進,大家的盲目制造出了一種氛圍,每個人卻可能忘記了自己因何而來。反而一些不被大眾所知的景點,抑或靠自己去挖掘,抑或在旅途中與之相遇,這種驚喜豈不更讓人快樂?
我愛旅行,但比起旅行,讀書亦重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此看來,旅行與讀書是相輔相成的。假如讀了很多書,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只懂書本理論,而缺乏實踐,從而渴望去了解世界,于是背起行囊,踏上旅途。假若行遍了萬里路,你會感受到行走的愉悅,同時也會愈發體會胸中筆墨貧乏,渴望去感受閱讀的奇妙,此時再打開書本,升華心靈。我每次出行,都會攜帶一本自己精挑細選的書,為的是在旅途閑暇時汲取養分。書中的世界會給我帶來思考。旅行、讀書同時進行方是最佳。
旅行中亦有未知。假如不能確定,那就不求甚解吧。的確,旅途中的未知既迷人又有些令人擔憂。比如搭車攔不到,徒步卻發現走不出崇山峻嶺,原本美好的心情被突如其來的暴雨破壞。這些未知讓你擔憂,但也能讓你體驗到“在路上”的感覺,而并不是簡單的“到此一游”。
安排好的旅程總是索然無味,而跌宕起伏的旅途才更令人難忘。與其攜帶太多的攻略,不如攜帶一份期待和愿意探索的心情,與未知的景和人邂逅。當然,旅途有時并沒有那么美好,擁擠甚至有點骯臟的公車,又貴又不好吃的小飯館,平淡得讓人無聊的景點,這些才是活生生的現實。學會尋找心中的美吧,原本我愛的就是這個奔波又充滿驚喜的旅途而已。
有人說,人生最痛快的事情就是有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而這段經歷和回憶,不單在腳上和眼底,更是在心里。當你真正在路上的時候,才會發現生活會更精彩。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