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滇東的初冬,如果不下雨,不刮風,竟有幾分初夏味道,太陽暖暖的照著,暖暖的帶一絲絲微涼,空氣清新,讓人心曠神怡。
秋煙在田野上彌漫大約半個多月,便漸漸地轉到了村子里,收獲的莊稼被運到了場院里。這時,在鄉村的屋檐下、樹枝上,總會有一些耀眼的東西牽住人的目光,讓你看了還想再看,給人一種豐收的喜悅,一種溫暖的享受。那金黃金黃的玉米,被農人們編在一起,一行行,一溜溜,排列得頗為整齊壯觀;那火紅火紅的辣椒,或尖長或圓實,一串一串,懸掛得極有層次。這紅辣椒,黃玉米,經過秋陽朗照,便紅的更紅,黃的更黃。這喜人的顏色,點綴著這農家小院,仿佛要花了你的眼,醉了你的心。這絕美的立體的風景如詩如歌,把鄉村的初冬裝扮得嬌美絕倫,像一個風姿綽約的少女,令人過目難忘,留連忘返。
你瞧,滇東壩子上的初冬,暖洋洋的太陽,象一個慵懶的害羞的女子,腳步輕盈地搖動著身影。小村莊里,農家寬敞偌大的曬場上,聳立著一個個高大整齊的稻草垛子。屋檐下,簇擁著幾位老大爺和老奶奶,他們在嗑嗑叨叨地談論著那些只有他們才感興趣的話題。堆垛旁邊,幾個抱著孩子喂奶的媳婦們,一邊照看著孩子,一邊時不時地拿起手機輕盈地按動幾下鍵盤,許是在與遠在他鄉的愛人在聊天吧?曬場中央,幾個四五十歲的中年漢子,圍著兩個正在下象棋的年輕人,時而發出一陣陣呼叫聲時而又發出一陣陣吵鬧聲和大笑聲。好一幅恬靜閑逸的鄉村冬息圖喲。曬場前面是一條平坦的水泥路,路邊長著幾棵歪脖子柳樹和意楊。兩個五六歲的幼童,手里握著彈弓,他們在練習射擊,那棵歪脖子柳樹上,有一群麻雀兒,調戲似的,在他們的彈子之間,躍上躍下,嘰嘰喳喳。看著這樣一幅鄉村的冬日美景,誰能感覺到文人們筆下為冬天定義的凄清和荒涼呢?
屋檐下有了鳥雀,這家就充滿生機。哪怕是在西北風呼嘯的時候。看,冬天里,一群靈動的麻雀“嗖”地從梧桐樹、洋槐樹、老榆樹上飛起,像北風卷動的幾片枯樹葉,在天空劃出幾道優美的曲線,然后落在頂著幾點殘雪的草垛上,落在灰不溜秋的籬笆上,落在陽光下酣睡的豬身邊,落在雞的食槽邊,落在狗窩旁的破碗邊。一陣歡快的嘀嘀咕咕,或是在竊喜,或是在慶祝,小小的軀體,快速仰俯、跳躍。幾粒草籽、殘留的秕谷,甚至禽畜們嘴巴下的殘渣,足夠填飽它們弱小的肚腹。吃飽后的漫長時光,則用來跳躍和歌唱,用來祈禱和飛翔。
滇東的冬天,不會集中供暖,所以很是懷念故鄉冬天那燒得紅彤彤的火爐,只要你往它面前一坐,你就會忘記這個世界還有寒冷。這時候,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堆在屋檐下土豆、紅薯、黃豆、落花生,一切都很隨意。柴火也是就地取材,摟幾把枯葉,拾幾根干樹枝,旺旺的野火就燒起來了,隨著縷縷青煙,火中各種香味在田野飄散。這時,人們圍坐過來,有滋有味地邊吃邊聊,一年的光景被回望著、憧憬著。每當看到屋檐上的炊煙升起,鄰居小伙伴門也會快速地圍攏過來,將新收獲的上豆、玉米棒子、南瓜、紅薯,甚至從地里逮來的螞蚱,都埋在滾燙的灰燼中,因為這地地道道地烘烤,加上伙伴們不停翻動,所以不會燒糊或者燒焦,實在好吃極了。
屋檐下是天落水唱歌的舞臺。夜晚入睡前,細心的女人看看天幕,黑沉沉的不見一絲星光,就把水桶、瓦罐、洗臉的銅盆全擺在屋檐下。小雨就是雨打芭蕉,點點滴滴,叮叮咚咚,曼妙的詩意浸透緊挨旁邊木床上的酣夢;大雨就是嘈嘈切切,萬馬奔騰,狂野之師席卷平崗,可屋內依然是鼾聲如雷。鄉下人愛那雨水,雨水是寶貝,天落水是最干凈的,用它來洗衣服、喂豬、洗菜、洗碗刷鍋,忙得馬不停蹄。很快,院子的晾衣繩上,箔上,樹杈上,上搭下掛,如彩旗招展。
屋檐下是收藏陽光、煉制“金子”的地方。屋檐下生長著最茂盛的陽光,像個金缽,北風在這里繞道而走,陽光在這里聚而不散。狗兒蜷縮在盛放著半籃柴草的提籃里,母雞喜歡趴在草筐里溫窩、下蛋、晾曬翅膀。老人擺下草墩子,在懶洋洋的冬陽下,曬出滿身的暖,提煉出漫長歲月里最為欣喜的笑靨,皺紋再深都掩不住。曬著曬著,就打起瞌睡,直到一滴口水打在手上,直到鞋窩子被麻雀啄得簌簌發癢,直到一縷飯香飄進鼻翼。
屋檐下一座座輕煙裊裊的灶膛,不僅給小伙伴們帶來無窮無盡的樂趣,而且仿佛整個村莊簡直被紅薯、玉米、豆粒、花生等食物燒出的清香熏透了。這來自土地的濃香,是對農民辛勤勞作的回報,它浸潤著一望無際田野上濕漉漉的豐收氣息。現在回憶起來,那一份田園式的陶醉和愜意,實在令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
故鄉的初冬屋檐永遠飄曳在我的思緒中,它是一篇連綿不絕的、經得住人咀嚼吟誦的鄉間詩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