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這兩天,上海徐匯區(qū)著力打造的“落葉景觀道路”頗受好評,而最吸引我的還是掛在梧桐樹梢上的那一片片布藝紅葉。鮮紅如生命顏色的布藝紅葉,在樹梢上迎風(fēng)搖曳,給冰冷季節(jié)點綴上一絲暖意,而這絲暖意讓我想起讀高中時的那篇英語課文《最后一片葉子》。
躺在床上身患肺炎,且只有十分之一恢復(fù)希望的瓊西,將生命寄托在窗外常春藤的那些葉子上,認為葉子落盡之時,也是自己生命歸去之時。老畫家貝爾門為了留住瓊西,在雨夜爬上梯子,在常春藤攀附的墻上畫下了象征瓊西生命的那一片葉子。而正是這片風(fēng)吹不走、雨淋不掉的葉子,喚醒了瓊西生存下去的動力??衫袭嫾邑悹栭T卻因此患上肺炎,不幸離去。在我看來,老畫家貝爾門就仿佛是徐匯梧桐樹上的那一片片布藝紅葉,給人以溫暖和希望,即便周遭被寒冷所籠罩,但有了這片紅葉,這個季節(jié)就不算涼。
徐匯區(qū)七條落葉不掃的景觀路,尤以岳陽路以“愛”為主題的街頭落葉藝術(shù)最具特色,據(jù)說作品是由來自中、法、德三位藝術(shù)家分別完成,緊扣人文之愛、自然之愛等主題。沒有人能詮釋出愛的具體含義,但愛一定是懷有情感的付出,而這種付出又一定是不求回報的,就如落葉對根的情誼那樣,即便化作泥土也要將根滋養(yǎng),這大抵也是岳陽路“愛”主題的精髓所在。
老畫家貝爾門的愛,是對瓊西生命的挽留;岳陽路落葉的愛,是對季節(jié)和自然的挽留,這兩種挽留都讓我們萌生希望。當(dāng)我們走在松軟而安靜的落葉上,我們會產(chǎn)生一種緬懷的情緒,緬懷歲月的流逝,緬懷容顏的老去。同時,我們也會產(chǎn)生一種感恩的激動,感恩長者的付出,感恩前輩的奉獻。正是因為如落葉般的這種付出和奉獻,才孕育了又一季的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