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說起來,我們這一代算是幸運與值得回味的,因為是與改革開放共同成長,并經歷了改革的最初與新奇,也經歷了改革帶來的紅利與成果,所以才能體會到改革的意義重大,這也是我之所以喜歡看《我們這四十年》電視劇的主要原因。
就像《我們這四十年》中所演的那樣,當在廣播中聽到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時,我和馮都、肖戰的感受一樣,沒有理由的開始大哭,并有些不知所措。按理說,一個六七歲的孩子,根本不懂國喪為何物,自然也沒有哭的理由,但看到父母及鄰居大人們在哭,也就跟著哭了起來。鄰居一位大哥說:沒有毛主席,蘇修和美帝有可能會打過來。于是,我們這一代也就在這種恐慌中迎來了打倒“四人幫”,迎來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改革開放。
1978年,也正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那一年,家里東挪西湊的買了一臺黑白電視機。這可是件大事,因為是門對門兩趟房的二十多戶人家中買的第二臺電視,所以左鄰右舍都愿意拎著小板凳擠到家中,熱熱鬧鬧的看著《敵營十八年》、《無名英雄》、《姿三四郎》,以及《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等一部部能夠讓人記一輩子的電視劇。也正是因為這些電視劇,讓我們知道了中國以外的故事。記得當時有一部叫《未來世界》的美國電影,演繹與人類真假難辨的機器人,同人類情感交織的故事,這讓我們對未來有了憧憬,也有了些許恐懼,恐懼這個世界將被機器人所取締。
讀書時光,似乎中國每天都在變,而且是在極速的變。尤其是那些大大小小市場的形成,改變了老百姓頭腦中根深蒂固的畢業后必須上班的就業論,并開始對市場經濟有了崇拜感。發生在沈陽九路市場的一起盜竊案讓百姓嘩然,一個賣胡椒面的居然家中丟了金百萬,這在人們還在為成為“萬元戶”而努力的年代,是何等震撼的一件事。人們在這種震撼中了解了市場經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人們也在這種變化中接受了鄧麗君、劉文正,還有讓所有年輕人著迷的霹靂舞。
正當所有人都為市場經濟所迷醉的時候,市場經濟的嚴酷性也開始顯示出強大的威力。鐵西區的企業開始一個接一個的倒閉解體,大量下崗工人就如當時流行的那首《無地自容》歌曲唱的一樣,“不再相信,相信什么道理,人們已是如此冷漠。”而也正是因為這次下崗潮,促成了下崗工人今后生活的兩極分化。一部分人從此沉淪消沉下去,而另一部分人卻在下崗中覺醒,并找到了發財機遇。
妻的親屬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開始從事批發啤酒、收購原始股、直銷等一系列最新鮮的經濟行為,且收獲頗豐。一起吃飯的時候,這位親屬眉飛色舞地講:多虧了下崗!如果不下崗,我沒有決心自己去闖出一條路;如果不下崗,我不會有今天的豪宅豪車。這個親屬與那些先富起來的一批人有些極為相似的共通點:有敏銳的經濟嗅覺,而且膽大有魄力,敢想敢干,毫不猶豫。這大抵也是所有企業家的特質。
實踐證明,只有敢于創新、敢于走在時代前列的人,才會最接近成功。近二十年間,無論是馬云、馬化騰,還是王健林、俞敏洪,都是這么干的,且賺得盆滿缽滿。至于跟風的后來者,因為丟掉了先機,走的路自然也就艱難很多。所以說,改革開放四十年,實際上就是為創新開拓者樹碑立傳的四十年。我們在這四十年中長大變老,而創新開拓者帶給國人的精神塑造,卻越來越年輕。在我看來,這就是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精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