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周末,帶著一份輕松,我獨自騎車來到高良鄉壩林村委會丁累瑤族村背后。放遠望去,田野里沒有想象中冬日蕭條的景象,極目望去,呈現在眼中的是一片冬季作物,冬季作物泛出翠綠的色彩,把大地妝扮得詩意盎然,醉了田頭地腳,醉了靜美如畫的村寨,更醉了勤耕細作的農人和我這出游的人。
丁累原始森林亦稱丁累大箐,許多人不知道瑤語中丁累為何意,卻知道丁累大箐因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鋪排在丁累瑤族村后而得名。在綠海茫茫的高良群山之中,鑲嵌著兩塊清沁肺腑的碧玉───丁累大箐和禿杉箐。丁累大箐位于高良鄉壩林村委會丁累村背后,南面與丘北縣相鄰,其北面,由丁累、弄袍、馬鞍、馬撒四個原始大箐組成,面積4300余畝。 “丁累”二字在《師宗州志》中稱“丁戾”,后改為“丁累”。壯家方言 “丁”是“山腳”的意思,“累”則為“坡”,“丁累”即“山坡腳”。丁累大箐是師宗目前最完整、最古老的大箐,其植被一直保持著原始狀態,屬于師宗縣自然保護區。
由高古公路走進丁累,原始森林隨大山的脊蜿蜒梁起伏,一個厚重而深沉的綠色世界就展現在游人的眼前。走進丁累原始森林,一陣汩汩流淌的泉水聲縈繞著游人的耳際。穿過林中急匆匆流淌的泉水,漸漸走近原始森林深處,酥軟的泥土是黑色的。大森林深處生長著奇形怪狀的野藤,有的纏著高大的古樹拼命上爬,有的在古樹根部攀來竄去,鑄就了大森林深處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還有的說不清是藤是樹,因為那巨大的野藤本身就比大森林中的小樹還大幾倍。那一棵棵一蓬蓬的巨大野藤,攀著古樹的枝枝蔓蔓向上延伸,為了自己的生存而拼命爭享頭頂的陽光。
大森林深處,一棵棵高大的古樹仿佛一把把綠色的巨傘,年年歲歲護衛著大山深處的生靈,只在古樹枝稀少的地方透著星星點點的顏色。國家級保護植物“紅花木蓮”和“金絲榔”是大森林里的珍惜樹種,它們同自己的森林家族一樣,沿著生生滅滅的軌跡展現著旺盛的生命力。那些因年邁而漸漸倒下的古樹,有的腐爛在茁壯成長的幼樹根下,為它們的后裔源源不斷地提供著養料,有的從自己枯萎的軀干上長出食用菌,為大山深處的瑤家人提供著美味佳肴。丁累原始森林依靠一年一茬的自我更新能力去泅渡歲月的長河,沿著自生自滅、生死由之的生命軌跡生息繁衍。
當地人所以稱丁累原始森林為大箐,是因為丁累原始森林不完全由古樹和野藤構成。丁累原始森林的主要植物大體可分為三個部分:從大森林的表層說起,一層是遮天蔽日的古樹群,它們以自身高大的軀干和茂密的枝葉構成了丁累大森林的基本形態;二是高大樹種掩映下的郁郁蔥蔥的灌木叢林和細秀典雅的山竹林;三層是一片片綠油油的,呼不出名稱的眾多野花和小草,在高大的古樹和密密匝匝的灌木林、野竹林掩映下露出一張張笑臉。
端午節到來的時候,大森林中那綠油油的粽葉,便會紛紛走出深山,去山鄉小鎮的集貿市場上展示自身的價值。就不出名稱的森林野鳥以一種交響的鳴奏演繹在大森林為它們建造的舞臺上,森林中的猴子可能是故意回避著森林公民們深感陌生的一張張面孔,但有的時候,游人們也會有幸見到機靈的猴群與松鼠、箐雞等森林公民和睦相處的一幕。
丁累原始森林,大自然千年積淀的綠色世界,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生活和精神家園。
丁累大箐冬季村寨的風景恬靜而寧謐,宛如晨起輕輕梳理飄逸黑發婀娜的瑤家少女,在晨曦里展示著清純、素雅、曼妙的美麗。
在村邊穿行,偶爾能聽到雞犬的叫聲。繞村而過的溪流,清澈見底,眼前的連片翠綠,惹得早起的鳥兒在其中歡快地上下翻飛。此時的我,心也在愉悅和愜意中急速跳動起來,儼然已經融入這醉美的畫里。
朝陽從原始森林密布的山那邊慢慢升起,從村寨邊楓香樹、南酸棗樹梢跳躍升起,輕輕拂去昨夜的雨霧。此時,天空碧藍如洗,極目遠眺,遠山蒼翠,清晰寧靜。近處,農人田間勞作,一派繁忙且井井有條的景象,讓你不禁想到收獲的情景,那大地在醉美中溢出豐收的喜悅。
此時的我,多想斟上一杯出自山間野地小窩棚中烤出,那醉人、醉心的包谷酒,為田野的片片綠色,為那富足、和諧的瑤鄉沉醉……
時過中午,繞村而過的那條小溪更是清澈見底,輕輕淌過的溪流,只見魚兒像一串串快樂的音符,不時撥動水的心弦,讓水泛起陣陣波紋,漸漸擴大,伴隨著她們吟唱滿足而悠揚的音符。
走在阡陌縱橫的田埂上,清風、綠意撲面而來,把這冬日扮得如春美麗,喜悅和快樂溢滿田間地頭,正在勞作的農人,臉上露出串串笑意,充滿對未來的遐思……
清泉在流,潤濕山野溝壑;清風在吹,撫摸大地田野。滿眼翠色,豐收在即,醉了田野,醉了農人,也醉了我這個出來尋覓冬日溫暖的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