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前些日子,幾個喜好音樂的年輕同事利用中午休息時間,每天都在單位活動中心練習Beyond的歌,聽起來還頗有鏗鏘及渴望的味道。我是不大喜歡聽搖滾歌曲的,但Beyond的除外。大抵是因為Beyond的歌有別于其他搖滾歌曲,充滿著積極向上和正能量的態度,所以才會有人說Beyond是一種精神,一種不朽的精神。
開始聽Beyond的歌還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那個時候,中國出現了最早的一批搖滾樂隊,像什么黑豹、唐朝、呼吸等,還有很多。但出于個人審美取向的不同,我都不大喜歡。今天想來,原因有其二:一是扮相古怪。一群男的,留個過肩的長頭發,這是八十年代中國社會主流所不能接受的。更有甚者,在萬眾矚目的演唱會上,非要挽起一只褲腿,簡直讓人啼笑皆非了。而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某些搖滾樂隊的這種扮相,從另一個方面影響了中國年輕人。大街小巷中經常會有一些留著長發、帶著十字架項墜,手上捧著吉他大喊大叫的年輕人滋事。二是在頹廢中嘶吼。當時的很多所謂的搖滾歌曲,都表現出頹廢的主題,演唱者扯著繃著青筋的脖子,玩了命的喊。而有些則發出由肺內擠出的尖銳的聲音,聽起來很不舒服。這種演唱風格直到現在,還有許多人在效仿。2018年的時候,某位搖滾歌星還在一檔節目中辯解,說搖滾就是對不公平現象的宣泄,這話聽起來就有些勉強。
直到Beyond出現以后,我才對搖滾風格歌曲看法有了些許改觀,幾個穿著清新的大男孩,既不靠嘶喊,也不靠耍怪,就是用最真誠的歌聲叩開了聽者的心門,即便聽起來有些語言障礙,但也不能抵擋其旋律的優美。而且Beyond的很多歌曲都是經典中的經典,聽一遍便會讓你一輩子都忘不了。比如:歌頌真摯偉大母愛的《真的愛你》,為致敬南非總統曼德拉所創作的《光輝歲月》,關愛非洲第三世界人民的大愛歌曲《armani》。還有能夠激起心中波瀾,在歌聲中傾訴著夢想與堅持的《海闊天空》……每一首歌都有一種昂揚的力量,而這種力量也感染著很多拿起吉他的后來者。
2017年的時候,喜劇演員喬杉主演了一部喜劇片,名字叫《縫紉機樂隊》,講述小鎮集安,幾個背景各異的小人物為了追求共同的音樂夢想,而組建一支不同尋常的搖滾樂隊故事。喬杉飾演的那個人物很有些Beyond主唱黃家駒的風骨。當年的Beyond就是這樣,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堅持著自己的獨立創作,堅持著要做屬于香港人自己的音樂。就如一篇文章中評論的那樣:他們從不跟別人比,從不跟風模仿,只醉心于自己的創作領土,就像他們的名字——beyond,他們要超越的是自己!超越自己,這也是他們一直追求的理想。而當時的黃家駒也正如“縫紉機樂隊”主唱那樣,既沒有受過正規音樂訓練,也沒有任何背景人物支持,Beyond就像風雨中飄搖的小樹。然而,正因為Beyond的堅持,卻讓這樹根深扎于大地。
雖然Beyond主唱黃家駒英年早逝,但Beyond的歌曲卻經久不衰。2013年,Beyond主音吉他手黃貫中參加《我是歌手》錄制的時候,無論是參賽歌手還是現場觀眾都報以膜拜式的致敬,尤其是黃貫中唱Beyond經典《海闊天空》的時候,現場更是響起猶如山呼海嘯般的掌聲。用黃貫中的話講,就是“之所以每次登臺必唱這首歌,是對好兄弟最好的紀念,也是想通過歌中堅強不屈的精神來鼓舞自己繼續與Beyond共同前進。”而黃貫中的這句話,也是對Beyond歌曲之所以經典的最好詮釋。經典之所以叫經典,就是因為經典中蘊涵著一往無前、催人奮進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早已融入Beyond的每一首歌里,銘刻在歲月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