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兩則童言笑話非常有趣。其一,兩個小朋友談話。一個說:為什么挑食的都是孩子呢?家長怎么不挑食呢?另一個說:他們買的都是自己愛吃的,還挑什么食?其二,孩子因成績不好,被家長罵笨鳥。孩子不服氣的說:世上笨鳥有三種,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家長問:那第三種呢?孩子說:這種最討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里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雖是童言無忌之語,會讓你捧腹大笑,但笑過之后卻又會讓你有所思考,因為孩子說的確實有道理。家長是很有優越感的,畢竟輩分在那兒,所以凡事都要說個上句,都要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這便產生了如下一些現象:家長喜歡做的事情,孩子也一定得喜歡;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孩子一定得服從;而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孩子一定得做到。憑什么呀?就憑是家長?這便有些不講理了。如果再加上一句:這是家長的希望,是對孩子好。那就是在不講理前面,又加上了“冠冕堂皇”四個字的修飾了。
楊絳先生在她的《人各有命,命運最是不講理》一文中這樣闡述:“每個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賦的資質才能,是遠不平等的。有富貴的,有貧賤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丑八怪。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講理的。”“命有好壞,運亦有好壞。命造不好而運途通暢的,就是所說的笨蛋、混蛋安享富貴尊榮,不學無術可以欺世盜名。命好而運不好,就是有才能、有品德的人受排擠,受嫉妒,一生困頓不遇。命劣運劣,那就一生貧賤。”所以,楊絳先生借用孔子的慨嘆:“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不能說做家長的主觀意志就一定錯,但若凡事都強加于孩子,那就一定是不對的。正如楊絳先生所言:每個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賦的資質才能,都是不同的,即便你是家長,也要遵從這個規律。如果一定要讓孩子服從你的主觀意志,那你就先做出個表率,拿出個讓孩子服從的理由,用以身說教的方式去打動孩子,這才會讓孩子在心中有個正確方向的影子。否則說莫過于不說,還會促成孩子的逆反和抗爭。
這一點上我是很欽佩父親的。我在小時候,父親也有望子成龍的夢,但父親絕不是用嘴說說,而是陪我一起做題,幫我研究解題方法。所以,小時候我對做題并沒有絲毫抵觸,而是很愿意感受與父親一起做題時的快樂。師兄雖沒有我父親那樣專研難題的勁頭,但他也從不強迫孩子這樣做或那樣做,而是在孩子做功課的時候,拿來一堆報紙或刊物,默默地陪著孩子讀書。師兄講:這樣做的好處是,孩子不容易溜號偷懶,而且看到當父親的在身邊陪他讀書,也不好意思不用功。雖然這一陪,師兄舍棄了很多自己的愛好,但換來的卻是孩子朝著優秀的方向成長。我想,這大抵就是身教勝于言傳的好處吧。
無聲勝有聲的道理,很多時候都是適用的,尤其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百句羅嗦有時都不如一個正確的行為。正如開篇講的兩個笑話,你若是個注重營養均衡的人,且每天都津津有味地吃著各種菜蔬,不用告誡孩子,孩子也會隨著你吃得津津有味。同樣道理,如果你也能像我父親和師兄那樣,不是罵孩子笨鳥,而是陪著孩子一同讀書做題,孩子也絕不會生出許多抱怨的話。雖然一個人的“命”難改變,但通過自己的言行,讓孩子在“運”中多一些努力,少一些抱怨,也是好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