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每年正月初一的凌晨,群山還隱伏在黑夜中,鄉親們就打著手電筒趕往水井,那星星點點的光亮東西起伏,在寒冷的夜風中如夢想綻放般溫暖。她們在井前燃一封鞭炮,點一柱心香,擔兩桶井水回家。這種儀式,謂之“請水”,祈求一年風調雨順。沒有人知道這種儀式源自何時,大山的子民卻把她代代傳承下去。不得不說,這種儀式更接近自然的狀態,這種儀式里有群山的體溫,有鄉土的體溫,有生命的體溫。山鄉的祖輩們,在大山里沐浴著井水耕耘,而他們面對井水,一生抱著禮敬和虔誠。
35年前我工作的單位在師宗縣五龍鄉腳家箐,一個遙遠的小山村,村頭有一口水井,水井古老而沉靜,他記載著山村的歲月年輪,映襯著山村的人文風景。
村前鋪有一條錯落有致的石徑,曲曲折折通向村的山腳,通向那口晝夜汩汩不息的水井邊。每當啟明星慢慢升起,村中就會傳出此起彼伏的雞鳴、犬叫聲,使得沉睡了一夜的山村漸漸蘇醒,山村的人們開始了絢麗多彩新的一天生活。全村老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挑上水桶,有的打著手電筒,有的舉著火把紛紛涌向水井邊。此時,遠遠望去忽明忽暗的電光、火光,把山村變成了無數個“之”字形圖案,黑夜中的山村顯得更加美麗迷人。挑水路上,大小水桶演奏出一曲曲歡快的樂章,人們相互問候著,說笑著,那種喜悅的心情似乎不僅僅去為挑水而挑水,而是去挑回家人一天的幸福,一天的歡樂。晨光普照下的石徑,一溜水漬清新閃亮。
滇東南部的群山中,幾乎每個村莊都有一眼水井。井是村莊的眼睛,她的瞳孔閃耀著村莊的靈魂。井大多是簡陋的土井,像山村的祖輩一樣樸素甚至有些寒酸。井很淺,井上蓋一塊薄石板,用于阻擋灰塵。井水是地下水,從大山的腹地淌出,涓涓細流終年不絕。井水清涼、澄澈、甘甜,趕路的人喝上一口,便驅散了風塵的氣息,干活歸來的人喝上一口,渾身就有了力量。
山村的井水是大自然恩賜給的,水從山腹中無盡地傾泄而出,四季輪回,不管是狂風暴雨時節,還是炎熱干旱天氣,井水總是清澈見底,汪汪的、盈盈的。水質比地底下二十七層還二十七層的純凈水、礦泉水還要格外清醇甘美得多。
人們常說,有水的地方就人杰地靈。山村的人們依戀井水,猶如葉依戀著根,無論是久別回故里,還是終日在農田地上耕耘,回到家后,都會急匆匆掀開水缸蓋,用大瓢盛滿水猛喝一陣子,喝足后都會傾情地大說一聲:“真過隱!”。山村的人們因為有了井水的滋潤,使得全村鄰里和睦、民風淳厚。
現在,腳家箐的人們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水井已被人們漸漸陌生而疏離。井中溢出的涓涓細流總是不停地歡唱著流向遠方,悅耳動聽的流水聲,好像在向人們娓娓傾訴她燦爛的昨天,又好像在為山村的人們,今天富足有余的生活而低吟回唱著。
山村的水井雖然日漸遠去,但人們仍會時時憶起他許多不老的故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