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春風又綠江南岸”,“春來江水綠如藍”,“綠遍山原白滿川”。生命綻放的春天,充滿生機的滇東,喚醒了我對這片土地最美麗的向往。南部山嶺河谷相間交錯,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和巖溶山峰,奇特秀麗,頗具江南風光之特色。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源源動力,讓一切都有了活力,沿岸的草木綠得那般清新、跳躍、美麗、醉人。
從師宗經以且而來,路在山間穿行,人在畫中漫游。這條路全在山腳,大山小山,像碧海中的濤天巨浪向你涌來,又向后方奔去,讓你就像在綠浪中游蕩一樣。車輛在忽上忽下的山路上行駛,猶如在綠海中沖浪一般,驚險刺激,但又平安無恙。最奇妙的是路邊的松林里,不時有各種小動物從你眼前閃過,斑鳩、野雞、松鼠……仿佛都在歡迎遠方的貴客或者回家的主人,紛紛展示著大山的勃勃生機。
在南盤江邊,不同形狀的峰嵴,經常云遮霧罩,白霧從杉樹林尖騰起,棉花糖一樣的由山腰往上滾,一絲一縷匯集,成團,成哈達,成紗巾,飄到一起,爬上山巔,將山峰戴上白色的廚師帽。云在霧中,人在山外,注視絲絲升騰的擴展,頓悟,水珠和汽霧的魅力和魔力。
烏蒙山之一脈,蛇走蜿蜒,向南行至曲靖、紅河、文山的結合部,突然陷下一個南北縱向的深坑。開始時,仿佛周邊的山峰都像屏障,把路阻攔,但面路平坦,可是過了五龍,一幅幅巨畫展現在你的眼前,每一幅都氣勢磅礴、濃墨重彩、空闊遼遠。突然出現一道道深溝,道路像從銀河瀉下的瀑布,向深溝墜落。隨便停車于路邊的哪一點,向遠方眺望,莽莽群山均踩在你的腳下,那些居住在山腰的農家,像火柴盒一樣鑲嵌在萬綠叢中,你會情不自禁地感慨:是哪位畫家的畫啊,潑上去的綠,灑上去的云,劈出來的山丫。站在山的丫口就看到流進河谷的南盤江了,路在山腰上像一條銀蛇,蜿蜒盤旋,考驗駕駛技術的同時,也不失為享受駕駛的樂趣。慢一點,什么事都沒有,讓你從天而降,隨風飄蕩,一直飄到高良鄉上。
這里任然叫做烏蒙山,少數民族祖先叫大山,后來稱山梁,山還是那座山,祖先叫沙族,后來稱壯族,民族還是那個民族,祖先用茅草排蓋竹樓,后來用小板瓦蓋竹樓,現在用琉璃瓦蓋竹樓,蓋房的材料一換再換,竹樓的感觀變了,永遠不變的是從老祖宗那里傳承下來的火塘,還有火塘中用三塊石頭砌成的,三足鼎立的鍋樁,鍋樁上燒煮的是千古不變的一日三餐。
天空下坐滿石頭,河谷的天空下,是一座座綿延的山峰。高高的山巔上,總是靜靜地坐著一群群虔誠的石頭,刮風的時候,它們一動不動,下雨的時候,它們一動不動。烈日炎炎的時候,它們一動不動,這些石頭仿佛已經斬斷了,與俗世的一切聯系,這些石頭仿佛已經進入到物我兩忘的境地。
每一次看見,這些在天空之下,高原之上,靜靜地打坐的石頭,就想陪著它們,在這無邊的時空中,靜靜地坐化為泥。
清晨,霧汽從南盤江邊的水面升起,越過梯田,邁過小樓頂,像留不住的過客,心事重重地從指間滑過,溜進山坡,疾步奔向山林,然后一溜煙一樣,呼朋引伴般集結到山頂,左右游移,將每座山峰涂滿一樣的白,神奇地游蕩。將大山小山隱藏!佇立峰頂,任山風將霧滴沁濕發跡,在霧中,俯瞰,遠方輪廓,盡收眼底,山嶺起伏,溈水縹緲,大橋橫臥,屋舍儼然。
雨后初霽,空谷幽深,鳥雀應和,清脆了山沖。日光溫暖,褪去山巒的輕紗,掀起遠山裙裾,彰顯山的挺拔,大山小山傲視群山。
太陽柔和的光芒,照在山頂,驅走水汽和霧珠,折射在南盤江,任憑微風輕揚,揉碎一江銀光。
薄暮冥冥,夕陽西沉,留住一縷繁華,遠山著青黛,樅林歸鳥鳴。南盤江的水汽又開始升騰,柳葉魚偶爾彈出水面,泛起鱗光點點,山沖開啟暮色的熒屏,調出精彩的頻道。
初一的山,初一的霧,便是河谷的嵐。河谷的嵐,非汽,非靄,更非霾,是醉人的風景,透徹心扉。
秋季,河谷的山崗最美的風景還是那些森林中央種的旱谷地,在收割稻谷時,漫山遍野的稻谷穗低著頭悄悄私語。可我聽不懂稻谷在私語什么,只看見陣陣秋風起時,迎風起伏的稻谷穗,猶如大海的層層波浪似的,那優美壯觀的場景不斷出現眼前,無法用語言來描述這種美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