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澤東在江西永新縣三灣村,領導了舉世聞名的“三灣改編”,建立了中國人民新型的軍隊,并宣布了紅軍“三大紀律 六項注意”的部隊紀律。從此之后,部隊的紀律一直姓“鐵”,也是同國民黨軍隊不同之處,成為我軍得民心的“金盾”,更是能打勝仗的重要保證。
在戰爭年代,像這種不講情面廣為流傳的故事不勝枚舉。1933年10月發生在江西瑞金“工農紅軍彭楊步兵學校”的兩個故事,一個是一名戰士放哨因槍走火打死了李奶奶家的一只鵝,學校當即把鵝送回李奶奶家,向她道歉并賠了錢,之后還給了哨兵紀律處分。第二個是一名戰士因天氣炎熱吃了老鄉送的一個瓜,況且瓜還是這名戰士平時訓練之余幫忙澆的水,結果補了瓜錢,還受到了部隊的紀律處分,老鄉求情也沒有用。讀罷兩則故事之后,我心里感到思緒萬千,心情一時難以平靜,再細細回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能夠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擁有飛機、大炮的國民黨軍隊,在朝鮮戰場上打敗了美帝國主義的聯合國軍,這無不與我軍鐵的紀律有關系。既然是鐵的紀律,就必須是“冷”的,而不是“熱”的,是無情面可言的,是無縫的雞蛋,沒有任何讓蒼蠅叮得進去的機會,更不可能會出現“功過互補”的現象,這才是人民心目中擁護的軍隊,才是部隊能打勝仗的重要保證和法寶。
黨的十八大之后,黨中央以強有力的態勢,壯士斷腕的決心進行了反腐,打虎拍蠅,取得了階段性較好的成果。相繼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要求把權力關進籠子,要把紀律挺在前面,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上到國部級,下到村干部,只要違法違紀了,一律接受法律的制裁與判決,充分體現到了紀律的“冰冷”。
俗話說:功是功,過是過,功不抵過。1952年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例“張子善、劉青山”貪污案,因為他們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戰功卓著,當時還有不少人寫信向毛澤東求情,敕免他們一死,但毛澤東指示“功不抵過,殺無赦”,最終還是槍斃了。
黨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強力反腐,重拾了法律的尊嚴,讓國民又重新看到了紀律姓“鐵”,是“冰冷”的,而不是“火熱”的。再小到我們每一個人平時的工作中,單位的制度規定就是紀律,必須亮得出來,挺得起來,接受群眾的監督與考核。這樣,才會不愧于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追求共產主義社會遠大理想的初心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