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9年5月7日,非常榮幸的拜訪了著名黨史志愿者、遼寧省中共黨史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大庸老人。老人非常健談,且記憶力極佳,尤其談到遼寧煙草歷史中,黨領導下的煙廠工人運動時,老人更是興奮。他拿出專門為遼寧卷煙工業史館開館起草的《百年風雨 百年煙業 百年煙廠》手稿,從煙草的起源和傳入遼寧,講到夜幕下的東北煙業和煙廠的工人運動,又從抗戰時的沈陽煙廠,講到新中國成立的煙廠發展,詳細為我們解析了很多遼寧煙草歷史疑點。
黨史專家張大庸講述遼寧卷煙工業歷史
張大庸老人對中共黨史和遼寧煙草歷史研究曾做出過巨大貢獻,正是通過他的走訪挖掘,才讓趙一曼在奉天領導英美煙公司工人開展工運活動的歷史展現于世人眼前。而這段歷史過去是未曾有過任何資料記載的,世人也不清楚趙一曼從上海到哈爾濱開展工作中間一段時間的革命軌跡,但在張大庸的努力下,通過走訪趙一曼到奉天的接頭人,也是曾任奉天英美煙草公司黨支部書記的孫星五,才讓這段革命軌跡逐漸清晰。
張大庸起草的《百年風雨 百年煙業 百年煙廠》手稿
老人在講到偽滿洲國統治時期的遼寧卷煙工業時,為我們披露了一段日本東亞煙草排擠英美煙草的歷史史實。在日本法西斯全面發動侵略戰爭的背景下,日本侵略者及其傀儡偽滿洲國當局采取各種措施,對英美煙業加以嚴格限制。首先從原料入手,切斷英美煙業的源頭,加之英美煙業使用的特制卷煙紙在東北買不到,迫使英美煙廠只好從英國或印度進口,日偽當局又趁煙紙在大連上岸之機,指令大連偽海關征收重稅,導致英美煙業成本大增,不得不以大幅度提高香煙價格來彌補,而這樣又造成銷量下降,英美煙業因此遭遇兩面夾擊,造成嚴重虧損。
日偽當局變本加厲,又成立“南滿紙制品株式會社”,總部設在營口,利用當地蘆葦作為原料,大量生產銷售卷煙紙。英美煙業鑒于進口煙紙成本高昂,又見營口煙紙質量不錯,遂全面使用營口煙紙,日偽當局進而控制了英美煙業的紙張供應。這段史實,在“英美煙草史料匯編”及“滿洲工業小史”等一些歷史資料中都從未提及,這便顯得尤為珍貴了。
張大庸在談到宋慶齡副主席到遼寧視察,抽的是什么牌子香煙時,老人非??隙ǖ卣f:是“大生產”,而不是“藍翎”。而這也是時任遼寧省委書記郭峰親自與張大庸說的。據郭峰回憶,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宋慶齡視察遼寧時,拿著“大生產”香煙說:“這個新牌子很好,有特殊風味……”看到宋慶齡喜歡抽“大生產”香煙,在她回京時,省里特意將10條“大生產”香煙交給了宋慶齡的秘書。
查閱資料,宋慶齡來遼寧視察的時間為1957年,而進入六十年代由于廖承志被打倒致使宋慶齡幾乎閉門不出的,這也排除六十年宋慶齡到遼寧視察,省里送給宋慶齡隨行人員10條“藍翎”香煙的可能性。而五十年代末,遼寧省委省政府招待用煙就是“大生產”,包括毛主席在1958年到撫順西露天煤礦視察,抽的也是“大生產”香煙,這也證明了郭峰回憶的準確性。
拜訪過程中,張大庸還講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歷史事件,這也讓我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據了解,老人曾用10年時間,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陜西等7個省、市作報告千余場,聽眾達500萬人次以上。在對老人的工作肅然起敬的同時,也非常希望老人能夠多為遼寧卷煙工業歷史挖掘做出更多的幫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