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在陜西作家中,有許多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進行無愧于時代的文藝創造。他們好多人德藝雙馨,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做出了貢獻,功不可沒,彪炳史冊。比如柳青曾創作出《創業史》,杜鵬程曾寫了《保衛延安》,等等。我是陜西人,在陜西煙草系統工作、生活至今30年,抽點時間,說點陜西作家的煙草故事,大概是有點意義的。
路遙活了43歲多,他為文學做出了貢獻人人皆知。我讀過《人生》,讀了好幾次,高加林的奮斗與坎坷,劉巧珍的單純與善良,都讓人印象很深刻。《平凡的世界》我也讀過,孫少平、孫少安等為了生活,沒有少吃苦。這些不用多說。我想說,路遙的煙癮也許不小,他的心里很煎熬。文學是愚人的事業,也是弱者的事業,堅持文學不容易。路遙到過漢中,寫過《論漢中》的文字,喜歡漢中的大米,也寫過漢中的幾個煙草企業家,比如雷光文(原漢中地區煙草專賣局局長)、肖培學(原城固雪茄煙廠廠長)、李峰(原城固雪茄煙廠大河坎車間即南鄭卷煙廠廠長),贊美過巴山雪茄、公主香煙等。筆者曾在漢中卷煙二廠(今漢中卷煙廠)工作,與李峰同志認識,他對路遙來漢中有印象,曾當面對我說確有這回事。
陳忠實的《白鹿原》名聲很大。在陜西漢中天漢濕地公園,有一座高大的周公像。在這座像下面的東面基座上,有陳忠實題寫的“詩經廣場”四個大字。我有時從那里路過,看到這幾個字,我就想起陳忠實對陜西文學乃至中國文學的貢獻。陳忠實生前有段時間煙癮很大,特別是寫《白鹿原》期間,愛抽黑棒棒煙,也就是“巴山雪茄”,這種煙產于城固煙廠。后來,陳忠實為“巴山雪茄”寫過一幅字:“巴山雪茄,伴我十年”。陳忠實有一句話很經典:“文學依然神圣。”我曾以此為題,寫過一篇文章,登在《陜西煙草》上。我還寫過《作家陳忠實的煙草情結》,登在《煙草在線》上。我是關中人,我喜歡陳忠實關中硬漢的特點和精神,也喜歡他善良柔性的一面。比如,他曾向北京方面推薦介紹了“華陰老腔”,更提攜了不少文學新人,幫助解決農轉非和推薦發表文章等問題。
賈平凹的《丑石》,我上初中就讀過。后來,我讀過他寫的《浮躁》、《廢都》、《秦腔》等。我為他的寫作精神而感動。還有他的書法,也令人佩服。在陜西漢中漢江南岸,賈平凹題寫在古南鄭城樓上的“南鄭”二字,很有味道。他題寫的“漢江一號碼頭”,也有風格,與余秋雨題寫的“漢家山河”相映成趣。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6月,賈平凹為陜西省咸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主辦的《涇渭情》雜志題詞。“涇渭情”三個字就出自賈平凹之手。賈平凹在題詞中寫道:“文化是一個企業的軟實力,重視職工文化就是單位最大財富,愿‘涇渭情’雜志越辦越好!”據說,《涇渭情》雜志采訪賈平凹先生的多篇首發文章先后被《文匯報》、《名人傳記》、《陜西日報》等刊物轉載。
陜西還有其他一些作家與煙草有緣分。比如,陜西散文作家陳長吟就在西安尚德大廈給《陜西煙草》雜志辦的通訊員培訓班上講過散文寫作,筆者曾有幸聽過,雖過去了多年,但是印象依然很深刻。陜西作家王蓬寫過《金甌玉盆話漢中》等文章,就登在《漢江煙草報》(原漢中卷煙二廠今漢中卷煙廠廠報)上。還有漢中本土文學《袞雪》雜志的執行主編丁小村曾與吳全民、吳元貴等合寫過《漢煙魂》,向漢中卷煙二廠(今漢中卷煙廠)建廠三十周年獻禮。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