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千滋味,酸、甜、苦、辣、咸,五味最常在;萬種食物,各有其中味道,能夠多嘗一種,就是人生幸事。來到廣西崇左市寧明縣已逾半年,作為一名地道的“吃貨”,早已將寧明大街小巷的美食搜羅個遍,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里,盛放的是這座小城獨有的味道,嘗一口,是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寧明地處桂西南邊陲,與越南接壤,其中愛店口岸與越南峙馬口岸相對,愛店作為國家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在崇左市乃至廣西整個邊境經濟發展中起著橋頭堡的作用,是中國——東盟的又一條大通道。每年各種品類的熱帶水果通過愛店口岸進口到中國,其中最出名的要數越南的荔枝。越南的荔枝有多個品種,當中桂綠、桂味,糯米糍是上佳的品種,亦是鮮食之選,掛綠更是珍貴難求的品種。掛綠因外殼四分微綠六分紅,每個都有一圈綠線而名。據《廣東新語》說,掛綠“爽脆如梨,漿液不見,去殼懷之,三日不變。”來到寧明愛店,仿佛進入到一個水果超級市場,這里的水果品種繁多,價格便宜,逛累了,就在路旁小攤隨便挑一個西瓜,保熟保甜,解暑又解渴。
來到寧明,最不可錯過“八角香雞”。寧明作為“中國八角之鄉”出名的不僅是八角樹上的八角,還有八角樹下的“八角香雞”。寧明八角種植面積約28萬畝,八角香雞是種植與養殖相結合的生態、綠色農業。將雞放養于八角林下,以林間昆蟲、山間晨露為食,投喂以八角葉、八角粉、碎玉米混成的天然飼料,自由活動在八角林中,這樣的土雞才能稱為“八角香雞”。八角香雞是全天然的綠色食品,具有“兩高三低”的特點,即蛋白質、賴氨酸含量高,熱量、脂肪、膽固醇含量低。八角香雞終日以八角籽、八角粉為食,因此體態勻稱、肉質細嫩,帶有一絲八角的幽香,無論是煲湯還是清蒸,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若還想帶些地道的土特產給親朋好友,那么寧明的沙糕就是送禮的不二之選,而寧明的沙糕又以海淵沙糕最為出名。沙糕是壯族逢年過節必備的傳統名糕點,將上好的糯米放入鍋中小炒,隨后取出研磨成粉,鋪在事先準備好的模具里,待上一天半,糯米粉充分吸收空氣里多余的水分,變得柔軟,這時候澆上糖漿,將糯米粉和糖漿揉搓均勻,然后壓實,中間鋪上調好味的芝麻或者豆沙,繼續壓實,一層層地鋪,一層層地放,這樣做出的沙糕,口感層次分明,甜黏軟糯,一口一口吃不夠。因為“糕”和“高”同音,沙糕也被壯鄉人民賦予了節節高升的寓意,蘊藏著濃濃的鄉情,帶給親人美好的祝愿。
若要我用一個詞匯去形容寧明的味道,那就是包容。在寧明,你可以在愛店口岸吃著荔枝見證改革開放帶來的新的生活方式;可以在八角林中品著八角香雞感受建設美麗中國,打造生態產業的蓬勃生機;還可以嘗著壯族特有的沙糕,領略少數民族的文化風情。像《舌尖上的中國》中所說的,這是巨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的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的有多么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著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