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離不開學習,只要認識幾個字,有條件的話,大概人有可能去圖書館看看。在圖書館,一個人面對那么多書、報刊、雜志之類,也許學習的興趣更大了,或者使一個人變得更加謙虛起來。人啊,實在沒有必要驕傲,當然也不要自卑,要用知識武裝自己,給國家和社會做點好事。我就愛圖書館,與書為伴的時候,心情最好。
我現在生活在陜西中煙漢中卷煙廠的公主小區,由于內退以后,時間較多,我喜歡上漢中市圖書館看看。這個圖書館,原先是漢臺區圖書館,圖書館的建筑由揚州市人民政府援建,體現了蘇陜友好協作的成果。在這個圖書館,我看過報紙、雜志、書籍,碰見好的內容,我有時做點筆記,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大學時代。在圖書館閱讀的時候,投入到書中,就會忘記一些煩惱,收獲一些快樂,至少讓自己謙虛起來,千萬不要驕傲,不要翹尾巴。在報紙里面,我愛看《廣州日報》、《陜西工人報》等。在書籍里面,我愛看文學類、經濟類書籍等。在雜志里面,我愛看共青團辦的刊物,覺得有朝氣。與書交朋友,其樂無窮。
我第一次進圖書館,是在四川大學上學時進校圖書館。那個圖書館,建筑風格很好,里面的書籍很多,尤其是抗戰時期的書籍資料很有特色。我在川大圖書館,學到了許多知識,不僅僅是書本知識。有一個圖書管理員,叫董國慶,是山西運城人,他看見我的借閱證上籍貫是陜西澄城,對我很關照。記得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邀請我參加圖書館座談會,有一個教授贊揚圖書館是一個純潔的好地方,圖書館管理人員發給我一支筆,一個筆記本,讓我感到很高興。特別是有一位中年女性圖書管理員,他告誡我在學校不要談戀愛,將來找對象不要圖漂亮,至今想起來覺得有道理。
我還去過四川省圖書館。那里面的報紙很多,一摞一摞的,讓我感到根本看不過來。那時,我年齡比較小,求知欲強,對啥都感興趣。但是,由于我讀的是經濟專業,所以,看這方面的書報比較多。在圖書館,越看越覺得有意思,越學越覺得自己有心勁,也有一種不知天高地厚的感覺,好像天底下自己是一個能行人,大有一種振興中華舍我其誰的感覺。每次去圖書館,我都是步行去,餓了的時候就吃點擔擔面之類。那時候,我把學習當做最大的樂趣,時刻不忘來成都干什么。不講究吃穿,不浪費時間,盡量多學點知識,那就是我在成都四年的求學日子的最大特點。
后來走上工作崗位,我所在的單位只有一個工會辦的小閱覽室,我感到有點失落。再后來,單位建起了職工書屋,我幾乎有時間就去那里借閱圖書,對我的工作和生活幫助很大。特別是我2017年內退以后,有了時間,我經常去書店、圖書館看看。陜西理工大學圖書館有個社會讀者閱覽室,我在那里看過好多次書,但是后來這里不開放了,我感到有點遺憾。我只好去漢中市圖書館,好在這個圖書館書很多,在這里讀書,讓我感到很充實,很快樂。我有一個感覺,只要拿起書本,心靜下來,就有很多樂趣。特別是讀一讀旅游方面的書,讓人感到祖國的偉大和美好。
我相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有好處的。這幾年,我和妻走了好多地方,我們愛我們美麗的祖國。利用旅游的機會,我們去過福建省圖書館、深圳圖書館、蘇州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吉林省圖書館等,覺得在發達城市就是好,至少可以很方便地去圖書館逛逛。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深圳,年輕人在圖書館看外文書的情景讓人難忘。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就在民族大道上,2018年正趕上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有一個書法展覽就在圖書館舉辦,書寫者是教師,讓人感到八桂大地生機勃勃,欣欣向榮。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在圖書館讀書,讓人感到收獲多多,心明眼亮。我們應該感到幸運,因為我們生活在偉大的中國,我們應該感到驕傲,因為我們有五千年的文化。倉頡造字,杜康釀酒,神農嘗百草,大禹治水,王羲之寫字,等等,這些歷史故事一想起來就讓我們有自信。袁隆平研究雜交稻,屠呦呦研究青蒿素,黃旭華研究核潛艇,朱尊權研究中華煙,等等,這些現實案例激勵我們要有激情。我們愛中國,我們要在新時代奮發有為,砥礪前行,追逐高質量,共圓中國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