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只要在做事,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關鍵是怎樣去看待。很多時候,我們沒必要自己給自己找煩惱。很多事情,就像雨天撐的傘一樣,當我們沖進房間倉促地將它扔在一角,過一段時間去撐開它,雨水不是也沒有了嗎?只不過在褶皺處留下一點點印痕,就如同我們在生活中留下的記憶一樣。過去做過了的事,就算是做錯了的事,也沒必要耿耿于懷,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無論怎樣都不能挽回,只要吸取經驗教訓,做好現在就好。別人中傷你的言語,表現鈍感一點,因為你的生活還得你過下去。
仿佛才開啟的2019,轉瞬間,已經一腳門里一腳門外地踏入2020了,回望過去這一年,無論是悲是喜,還是跌宕起伏,千回百轉,最終,還是這么不緊不慢地過去了。
《寒山拾得對問錄》中記錄了一段很經典的對話。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拾得說:“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年輕時看這段話,覺得拾得大師的話太過于軟弱,可是年紀越大越能感受到這段話的大智慧。
總結過去一年,沒心沒肺地笑過,獨自黯然落淚過,無可奈何地承受過,也心如刀絞地痛過,曾以為過不去的溝溝坎坎,回首一望,不過都是人生點綴而已了。人生旅途,艱難跋涉,誰都無法后退,負重也只能前行,爬,你也得爬到終點。面鏡審視自己,正一正衣冠,撩一縷碎發,猛然發現,鏡中人已入中年。人的一生終會經歷很多,誰又能逃得過。想開了,看淡了,也算把自己放過,糾結其中只會讓人蹉跎。2019,上天饒過誰!
內心的安寧,需要歲月的磨礪和沉淀。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也越來越成熟,平添了幾分淡然;生活的艱辛與磨礪,使我們不得不學會從容、學會釋懷,從而使內心變得更加安寧。一壺茗茶道禪味,真正的富有,就是你內心的安寧。過去的一年,見過剛剛綻放的生命,也經歷了年輕好友的凋零。人生本就如此,沒什么公平與不公平,一切都有定數,既然下凡,就是歷劫的,不經歷各種磨難我們又怎能飛升上仙。不糾結未知的前路,珍惜當下,想哭就大哭,想笑就狂笑,就算萬一哪天撒手了,也算沒白來一場人間。
何為內心的安寧?陸游說:“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樂觀豁達就是內心安寧。中國古代詩壇的長壽冠軍當屬享年85歲的陸游,而他的長壽秘訣就是豁達。有一次他家里房屋上的瓦被狂風掀掉,墻壁被大雨淋濕快要塌了,家中無米無糧揭不開鍋,如此凄涼的場景,普通人早就憂郁了。可他沒有因此發愁,反而當即作詩一首“昨夕風掀屋,今朝雨淋墻,雖知柴米貴,不廢野歌長。”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挫折困難,但區別在于你用怎樣的心態去對待它。樂觀豁達的人總是很快就走出挫折,平復心境,并從中領悟到一些東西。而悲觀消極的人往往會深陷在挫折中,惶惶不可終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不管是陽光燦爛,還是聚散無常,一份好心情,是人生唯一不能被剝奪的財富。把握好每天的生活,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就是最好的珍惜。得之坦然,失之泰然,隨性而往,隨遇而安,一切隨緣,是最豁達而明智的人生態度。
當然,若說過去一年最大的郁悶,莫過于比前一年在皮里肉里多貼了足足十多斤五花三層肥膘這件事兒,本來還算輕盈婀娜的身段已初現中年大媽的富態。怪誰呢,這可都是一口一口吃出來的,肆意的放飛已收獲了碩果,并牢牢地貼服在骨里肉里靈魂里。算了,既然改變不了就不必在意了,做一個快樂的胖子吧。當然也有欣喜,雖然身為硬核無敵老母無數次在輔導作業中被娃兒氣炸,但看著個頭蹭蹭往上竄、愈發長得像朵花兒的小嫩娃還是打心眼兒里高興。氣人時候真讓人抓狂,按住狂跳著要蹦出來的心臟,默念幾遍“我親生的,我親生的”然后繼續戰斗在沒完沒了的輔導作業中,這屆父母壓力確實大。
很多時候,其實我們生活得鈍感一些會比生活得敏感一些的好。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不如意的事,如果過于敏感,事事計較,恐怕會讓自己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甚至還可能會走上極端。熟悉三國的知道賈詡這個人,在那個戰亂年代,群雄并起,烽火連連,一個人要想生存,并盡展一生所學,談何容易,但賈詡做到了。一個小小的謀士,從漢末亂世,一路漂泊依附,一直到魏文帝,他不僅好好的生活了下來,而且一生所學也得以重用。除去他的謀略和才智外,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悟透了生活鈍感力,也就是儒家標榜為最高標準的中庸之道。在看三國時,有一個地方最能說明這一點,在曹操集團內部選定繼承人的時候。無可非議,曹丕、曹植都是眾大臣、謀士心中的最佳人選,但是選誰的問題上,又給他們出了一道難題,許多大臣、謀士就是因為過于敏感,搶出風頭,最后卻成了這場兄弟爭王的犧牲品。楊修就是一個很好的典型,雖然楊修之死不全在這上面,但這也是曹操要殺他的一個重要原因。賈詡在這方面就表現得很鈍感,曹操幾次向他試話,他都裝著不知,直到他們單獨相處,賈詡只一句:“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就讓曹操做了決斷,以至于后來曹丕一生都恩待于他。由此可見,賈詡的處世之道極其表現了他對生活鈍感力的領悟能力,不事事敏感,才能好好生活。
作為一直標榜自己是文藝青年的人來說,慚愧至極,這一年,書確實是買了不少,真正靜下心從頭到尾看完的沒兩本,大多數都是出差臨走時順手抽來,作為飛機上的消磨。坦白說,在看書這件事情上,娃兒還真是我的好榜樣。去年暑假,已經擁有近千本圖書的娃兒哭著喊著非要湊齊買一整套共20多本的故事書,也就十多天的時間,全部看完。面對老母的質疑,娃兒讓我隨意抽出一本書,起個頭,她就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內容高度吻合,著實讓為母一驚。
淡泊是一種本色,一種選擇,一種風范,一種追求。淡泊明志,使人領略和感悟人生;寧靜致遠,讓人心靜如水、胸襟開闊。無論環境如何變化,一個人關注的重點應該是自己的內心,生活可以拒絕給你一棟別墅、一輛豪車,但絕不拒絕給你清風、明月和內心的安寧。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云卷云舒。內心的安寧求不來,只能自己去領悟。給自己卸去重負,給靈魂解壓,讓自己的內心清靜無為,有水的包容,有山的鎮定。這或許是我們應該追求的人生中的一種境界。
在生活中,事事敏感,受傷的只會是自己,人之所以會心累,就是因為我們過于敏感。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們的生活,不都是只刻著滄桑,還有我們經歷和沉淀下來的靜美,只要我們領悟到了生活鈍感力,這份靜美就會伴隨其一生。
回頭一瞅,過去這一年如果一定用分數來衡量,我覺得,85分應該算是客觀公正。人是越來越老,朋友也是越來越少,能繼續結交下去的,啥也別說了,指定是鐵磁弟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是你細品,驚喜也會常常伴你左右。得意之時莫猖狂,失意之時莫沮喪,你知道哪片云彩會下雨啊,你知道啥時候你的貴人會現真身啊。人間走一場,千萬別說你看透了啥,是非善惡在心中,高興之時醉一場,失意之時醉一場,笑看紅塵!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