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聲音
轉眼之間,春日闌珊
風的氣味變了,夜幕的色調變了
聲音也開始帶有異樣的韻味
于是遞變為夏天了
——村上春樹 《舞,舞,舞》
時間的齒輪悄悄地轉動著,不知不覺迷人的春天靜靜地從我們身邊走過,尤覺除夕夜熱鬧地鞭炮聲、三月滋潤萬物淅瀝瀝的雨聲、四月候鳥回歸的聲音都還在耳畔回響,突然間,夏天悄無聲息地降臨,誠如宋代范成大說:“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夏天的到來帶走了小草破土的聲音,帶走了淅瀝的雨聲,帶走了候鳥的低吟,卻迎來了夏天特有的聲音。
聽,夏天在呼喊——夏天的召喚,大概就是在雨聲中開始的吧。風婆婆不慌不忙地放出了陣陣大風,雷公公摸著長長的胡須,敲起了大鼓,傳出一陣又一陣的響亮的雷聲。天空中像兩軍開戰一樣戰車轟鳴,刀光劍影,響個不停。一陣風過后,頓時雨婆婆興高采烈地下起了傾盆大雨,雨像箭頭一樣齊刷刷地奔向大地。整個世界充滿了夏天的聲音:調皮的雨珠蹦到了池塘里,跳到了土地上,躍到了小草上,處處生機勃勃,發出“嘩啦嘩啦”“淅淅瀝瀝”的音樂;強壯的大風在東奔西跑,但是一點也不討人厭,鳥兒也悄悄的躲起來了,小草被吹歪了腰,但樹兒,迎合著雨刷刷的響,綠色的葉片,格外的清翠剔透。宋代歐陽修的“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和周邦彥的“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說的應該就是夏天的此番景象。夏雨,下得大,來得猛,流得急,走得快,好象只一會兒,空中就架起一道絢麗的彩虹。聽夏天的歌,交織著雨聲如斗,感受夏雨的震撼,有些說不出的淋漓盡致,夏天的聲音,全在一場雨里了。
聽,夏天在歌唱——夏天的歌聲最有代表性的應該是蟬鳴了吧。午后,知了在高大挺拔的梧桐樹上歡快的演奏;小鳥在枝葉繁茂的樹木上興奮的歌唱,用它那有趣的歌喉,大聲歌唱了起來。慶祝夏天的到來,小小的蛐蛐更是不甘示弱,它們散布在樹木上,灌木叢里,小草邊,整整齊齊地齊聲鳴叫起來,蟋蟀像一位優雅的紳士,聚精會神地拉著大自然的小提琴,把優美的琴聲傳到每一個角落。唐代白居易“蟬發一聲時,槐花帶兩枝”的淡雅;宋代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悠然;宋代蘇軾的“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情趣,無不體現了夏日大自然的生機又富于生活情趣。現在夏天的午后,和家人,支一把椅,坐在自家門前,聽著蟬鳴聲的午后吹著空調吃著西瓜。聽爺爺奶奶唱著月亮跟我走我跟月亮提笆簍;乏了,便小憩一會兒,忽覺夏日悠長。
說道夏天的聲音,有一個地方應該是最熱鬧的——在水邊。在池塘,“聽取蛙聲一片”,是最美的農家風情,也是極其有趣味的。居住在池塘里的青蛙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它們挺著將軍似的大肚皮,蹦蹦跳跳著來到了岸邊,調皮的魚兒也趕來湊熱鬧,不時露出水面吐幾個泡泡,用它們獨特的方式慶祝夏天的到來。宋時的趙師秀就有詩說,“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明代劉基更是有“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的逸趣。在眾人描寫蛙聲的詩句里,唐人賈弇里“江南孟夏天,蛙聲作管弦”的句子,就格外的清妙入心,王建說,“蛙鳴蒲葉下,魚入稻花中”,夏天的聽覺里,蛙鳴也是極精致的體現了。
夏天是聲音的季節,有雨打,有蛙聲,有蟬唱,以及鳥鳴。所有的聲響,共同演繹著一首夏韻之歌。這首歌,音調曲折,旋律變化,
高低起伏,錯落有致,把夏的韻味展現得酣暢飽滿,淋漓盡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