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讀金庸的小說,對其中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
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如今看來,世間諸事一次又一次驗證了這句話。
人生有度,過猶不及。做人做事過度用力,最終都會適得其反。
過于精明終會被精明反噬,愛的太滿終會在愛里迷失自己。
最近幾天,一則新聞討論度頗高。
廣東廣州,剛工作不久的碩士生陳陸洋跳江自殺,生命永遠定格在29歲。
有媒體報道:陳陸洋自幼家境貧寒,但學習十分刻苦,本科考入了中南大學,后來又在愛心人士的資助下,考入湖南大學繼續讀研,前途本該一片光明。
直到家人整理遺物時,發現了他生前留下的18篇日記,才知道了他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所思所想。
數月前,陳陸洋和女友分手,但他一直無法接受分手的事實,一度陷入崩潰的情緒中。
隨后的日子里,他寫下了18篇日記,記錄了對于這段感情的難舍難分后,便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日記里寫道:“你說一句簡單的稍微有點動容的話,我就能改一整天的陰霾......”;
“只要你一句話,我又活過來了.....”
如今,看著這些文字,看著他的父母一邊整理滿地的榮譽證書,一邊崩潰大哭,不知能說些什么,只留一聲嘆息。
不禁想起涂磊在《愛情保衛戰》里說過的一句話:
愛不能比較,多了是債,少了是怨。愛人七分足矣,剩下三分愛自己。
家里老人也常說:吃飯七分飽,喝酒八分醉,愛人七分滿。
人活一世最忌滿,太用力的去做一件事往往成不了事,太用力的去愛一個人往往會丟了自己。
若將一個人的全部按照一百來算,當你對任何人全盤托出時,最后還能給自己留下多少,去支撐剩下的人生。
前段時間,去看望一位生病住院的朋友,聊起自己的前半生,她一臉苦笑。她說:
畢業時,擇偶條件定的很高,結果錯過了很多合適的人,最后只能聽從父母安排找個差不多的人將就;結婚后,又想要事業家庭雙雙完美,一邊逼著丈夫業績第一,一邊逼著孩子成績第一,而自己多方面兼顧,最終累倒在辦公桌上,一病不起。
做人最怕用力過猛,幸福靠的是自我成全。
跑的太快,難至終點;愛得太滿,物極必反;留有余地,才是圓滿。
弗朗茲?卡夫卡在《城堡》里說:
努力想要得到什么東西,其實只要沉著冷靜、實事求是,就可以輕易地、神不知鬼不覺地達到目的。而如果過于使勁,鬧得太兇,太幼稚,太沒有經驗,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個小孩扯桌布,結果卻是一無所獲。只不過把桌子上的好東西都扯在地上,永遠也得不到了。
當你想要的過多,超出正常值時,往往就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記得不久前,在網上看到一個女生發文控訴未婚夫的帖子。
女生在帖子中提到:和未婚夫交往4年,在關于財產的問題上,他一直聲稱自己很窮。
兩人一起生活的四年里,女生為了支持未婚夫的作家夢,打了兩份工,主動承擔了房租等所有費用。
在這期間,未婚夫養了多年的寵物生重病需要手術,女生迫不得已賣掉了母親留下的唯一遺物小提琴,用以支付手術費用。
可直到近日,兩人商議婚事時,未婚夫突然提出要簽婚前協議,其中涉及財產問題。
她這才得知,未婚夫家境優渥,祖父留下億萬財產,而之前的一切,都是為了考驗她。
女生聽聞這些,一怒之下讓未婚夫搬離了自己的公寓,并決定分手。
這個帖子下,有位網友的評價很中肯:
“我可以接受一貧如洗的他,但不能接受那個不再誠實的他。”
朝夕相處四年的人,卻無時無刻都在算計自己,既想要人,又想要錢,不僅心機深沉,而且自私冷漠,實在是細思極恐。
古語有言:“人不可太盡,事不可太清。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有時候過于精明,“盡”的不止是緣分,或許還會終結自己的一生。
就像那個流傳甚廣的故事里講的那樣:
一對夫妻遇到死神,要求兩人猜拳,贏的那個人才能活下來。 于是夫妻二人約定好都出石頭,一起面對死亡。
沒想到結果是:妻子為了讓丈夫贏,出了剪刀;丈夫為了自己贏,出了布,最后害人不成反害己,丟了性命。
《紅樓夢》里,王熙鳳擁有一顆八面玲瓏心,圓滑世故,事事算計。
可她無論如何也沒算到,最終自己會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太過用力的人,不經意間就會用力過猛,你想要人生達到極致,往往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
曾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你覺得真正完美的人生應該是怎樣的?
有個高贊回答說道:可以有不完美。
的確如此。有多少人一生力求達到完美,追求圓滿。
上學時成績永遠第一,工作后事業順風順水,伴侶孩子必須是最優秀,愛人朋友一直不會離開......
到頭來才發現: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態。
很多事情換個角度,其實就會得到不同結果:
住的房子不用太大,能夠為一家人遮風擋雨就好;
財富不用過多,能夠吃飽穿暖、開心快樂就是富足;
看淡戀人朋友的分道揚鑣,畢竟人與人之間不能強求,人來人往再平常不過。
看清人這一生的取舍得失,因為活著有舍才有得,所有失去的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真正傷害你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對事情的看法,無人能讓你痛苦,除非你自己愿意。
作家蔡瀾說:"盡量的學習,盡量的盡力,盡量的吃好東西,人生就美好一點,就是這么簡單。"
所謂“盡量”,我想正意味著:關鍵時刻盡最大能力努力過,剩下的交給天意即可。
凡事贏在適度,毀在過度,太想贏的人生終究是一場敗局。
與其耗盡所有追求完美結果,不如調整自己達到完美心態。
有個故事很經典:
寺廟里的小和尚每天要花很長時間,清掃院子里的落葉。
于是他想在清掃前用力搖樹,讓葉子統統落下,這樣第二天就不用掃了。
可第二天,院子里依舊鋪滿落葉。
由此可見,不同的心態成就不同的人生。
做人,享受當下的快樂即可,無須預支明天的憂愁。
很喜歡周國平對于人生的一段解讀:
人生有三次成長:
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時候,
二是發現再怎么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
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時候。
真正聰明的人,從不和自己較勁,甘于平凡,敢于接受,并且和不完美和解。
你的人生通往何方,取決于你自己的選擇,不論何時都別忘了:
以入世的態度做事,以出世的態度做人。
最終就會發現,幸福究其根本不過十二字:
難得糊涂、難得缺憾、難得知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