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修行,道阻且長。
途中有溫暖的陽光,也會有冰冷的風霜。
我們的心情如同倒置的沙漏,生氣和快樂各占一邊,生氣的時刻多了,快樂便少了。
與其生氣,不如學會修煉自己的心。
心若改變,態度就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人生就隨之改變。
短短幾十年,遇事總斤斤計較,無疑是對生命最大的消耗。
生氣時,請默念這4句話,自然修得心平氣和,從容不迫。
不值得
伊索曾說:“人需要溫和,不要過度地生氣,因為憤怒中,常會產生對易怒之人的重大災禍來。”
上世紀,在美國紐約,有一場著名的臺球比賽。
種子選手路易斯.福克斯非常得意,因為他的成績遙遙領先,只要正常發揮,冠軍獎杯對他來說,如同探囊取物。
但是,比賽開始時發生的一件小事,卻導致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一只蒼蠅不經意間落在主球上,起初路易斯并未在意,他揮手趕走蒼蠅,俯下身擺好姿勢,準備開始擊球。
可那只蒼蠅又回來了,而且不偏不倚,重新落在母球上。
他皺著眉頭趕走了蒼蠅。
沒想到它又來了,這只討厭的蒼蠅似乎存心跟路易斯過不去,照樣落回母球上。
固執的蒼蠅,幾次三番的“攪局”,惹得周圍的觀眾哄地笑起來。
路易斯不由得怒火中燒,他漲紅著臉,氣急敗壞地揮起球桿,向蒼蠅打去。
結果這一桿不慎碰到了母球。按照比賽規則,路易斯已經算是擊過球了,迫不得已,他只好悻悻地返回自己的座位。
輪到對手約翰上臺,他抓住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連連打出了好成績。
于是,約翰贏得了比賽。
路易斯不停地咒罵著,折斷球桿,氣呼呼地走出了賽場。
眾人扼腕嘆息:路易斯因為一只蒼蠅,輸掉一場比賽。
可一只蒼蠅和一場比賽,哪個更重要呢?
蒼蠅雖來搗亂,但情緒不能被它左右。
生氣好似一只亂飛的蒼蠅,讓我們失去了原有的平靜。
愉快的心情,寶貴的機會,只因一場怒火,就毀于一旦。
明明小事一樁,何必怒上心頭?
太不值得。
別較真
怒氣,讓我們輸掉的不僅是一場比賽,還有很多機緣和快樂時光。
周國平說:“人生的許多痛苦,都源自于盲目較勁。”
生活中,沒有那么多對與錯,心寬一點,日子可以過得甜如蜜糖;斤斤計較,日子會變得兵荒馬亂。
我的同事莎莎,結婚6個月就離婚了。離婚的導火索,說起來很戲劇化,源自一個“洗衣事件”。
她喜歡用裝飾罩,把洗衣機罩上。
莎莎她老公反對:“洗衣機經常要用的,罩什么罩子?不方便。”于是,只要他看到,立馬就給拆下來。
莎莎就再罩上,兩個人常常因為這件事鬧別扭。
她從陽臺收完衣服,習慣把衣架留在晾衣桿上,老公則一定要收起來,因為“留在那里落灰”。
莎莎就很生氣:這樣我晾衣服特別不方便。
兩人誰也不相讓,難免吵架,吵完還一定要問清,到底是因為哪一句吵的,究竟是誰的錯。
就這樣,過不下去了。
莎莎說完,我們都覺得好可惜。
洗衣只是導火索,真正的原因是太較真。
意見有分歧時,一方不愿服軟,一方不肯讓步,互相較勁。
小小的摩擦,引發了親密關系的一場地震。
年輕的時候,總覺得,道理就得爭明白才服氣;
年歲漸長,閱歷漸深,才終于發現:
什么理都要爭明白最傷感情,什么事都想弄清楚最累人心。
想起一個特別火的小故事:
一位丈夫和妻子下象棋,眼見著自己勝利在望。
妻子卻開始耍賴,說她的馬可以走“田”字,因為是千里馬,丈夫聽后,笑笑便罷。
妻子又說:她的兵可以倒著走,因為是特種兵;
接著,干脆直接宣布:她的象是小飛象,她的炮是高射炮;
更離奇的是,妻子玩了一把“無間道”,竟然用丈夫的士把丈夫的將干掉了,說這是她派去潛伏了多年的“臥底”。
丈夫沒跟妻子較勁,心甘情愿地認輸。
最后,妻子高高興興地去做家務了。
其實,任何一段好的感情,都需要有一個人懂服軟,先讓步,不較真。
跟愛人較真,即使爭贏了,愛情也淡了。
就像一個話題的高贊回答:“那些喜歡和老婆較真的男人,大都變成了前夫。講理請去法庭,家里是講愛的地方?!?/p>
悅納自己,也不苛求對方,如此,琴瑟和諧,深情相處。
沒關系
梁實秋曾說過:“血氣沸騰之際,理智不太清醒,言行容易逾分,于人于己都不宜。”
晚清名臣曾國藩,在道光年間官至二品,但為人一直很低調。
二品官可以坐八人抬的綠呢轎,但曾國藩依然乘坐原來的藍呢四人轎。
按照例制,藍呢轎見到綠呢轎必須讓路。
一天,曾國藩乘轎出門,在一條窄路上與一頂綠呢轎迎面相遇,曾國藩命人靠邊走,但對方還是過不去。
這位官員,看到對面的轎子沒有及時讓路,不由分說,氣勢洶洶把人從轎子中拉出來,準備好好責罵一番。沒想到,出來的卻是曾國藩。
對方趕緊下跪磕頭,求大人恕罪。
曾國藩卻扶起那位官員,誠懇地說:“沒關系,確實是我擋了大人的道,大人趕路要緊?!?/p>
我們在生活中也能遇到這樣的人,他們可能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耿耿于懷、大動肝火。
甚至,一定要討個說法,直至看到對方吃癟、低聲下氣的模樣,才肯善罷甘休。
其實,心寬一寸,路寬一丈。
做人贏在和氣,輸在脾氣。
《禮記》里說:“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就是在講:人的各種情緒是本能。
會生氣是本能,懂收斂卻是本事。
碰到那些冒犯你的人,說一句“沒關系”,不計較才是大格局。
壓得住脾氣,才成得了大氣。
智慧人生,源自一顆寬容的心。
會過去
有位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他讓實驗者在第一周周末,把讓人生氣的事情寫下來,然后投入大紙箱中。
到了第二周周末,他與實驗成員逐一核對,結果發現,有90%的事情已經不會讓他們生氣了。
接著,他又要求大家把剩下的10%,重新丟入紙箱,等過兩周再來。
結果大家發現,這讓人生氣的10%,已經不再造成困擾,他們完全有能力解決。
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曾說:“醫治憤怒的最好療藥是拖延。”
夜晚再長,終有黎明之光;
寒冬再久,也有春歸之日;
煩惱再多,也終將過去。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p>
起起落落是常態,一切終將雨過天晴,看的開才能活得好。
如若有什么事,真的讓你意難平,那就交給時間吧。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為自己平添那么多憤怒與煩惱,不值得。
世間滄海桑田,得到失去,終成云煙,你越計較,自己的空間越狹小。
余生,愿你諸事看淡,笑口常開,萬事隨風去,片葉不沾身。
如此,方不辜負到這個世界走一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