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勞倫斯曾說:使人高貴的,是一個人的品格。?
短短一句話,道盡了世事人情的真相。?
什么是品格??
大到一個人面臨人生諸事時的格局,小到一個人待人接物時的言行。?
老話里常說:你說什么樣的話,你就是什么樣的人。你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你最真實的生活。?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平日里總是對他人惡語相向,生活也會充滿戾氣。?
而那些喜歡把“謝謝”掛在嘴邊的,往往是這3種人。
真誠之人,藏在細節里的知恩?
有哪些關于善意的小事讓你瞬間淚目??
看到一個印象深刻的故事:
197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川端康成自殺,他的一生經歷過無數坎坷和悲哀,所以決意不留下任何遺言。?
在被送去醫院的路上,他對司機說了生命中最后一句話:“路這么擠,真是辛苦你了。”?
有人說,這是他留給這個世界最后的溫柔,也是他深藏于心間的真誠與感恩。?
人字兩筆,一撇一捺,看似簡單,卻十分厚重。?
一撇,代表著對于自己的約束,應該做什么樣的人,應該守好什么樣的品性。?
一捺,代表著對于他人的感懷,應該怎么待人做事,應該以什么方式走下去。?
而真誠,便是為人應恪守在心底的根本。
真誠,源于人的坦蕩;知恩,源于人的善念。?
真誠+知恩,就是一個人最好的人品,以誠待人,莫忘人恩,必有后福。
落難之時,若遇貴人相助、雪中送炭,一句誠懇的“謝謝”,是對恩情最好的回答。?
成長路上,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照料,一句誠懇的“謝謝”,是對親情最好的回報。?
漫漫一生,陌生人不期而遇給的溫暖,一句誠懇的“謝謝”,是對善意最好的回應。
懂感恩,懷真誠,做坦蕩之人,行積德之事,是人這一生最好的福報。
厚德之人,植根骨子里的教養
?《菜根譚》里寫著這樣一句話:?
“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深以為然。?
當一個人把教養刻在骨子里,總是習慣使然,體現在生活各處,也會讓身邊的人感到舒服。?
讓人舒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人格魅力。
2016年的金鷹節頒獎禮,胡歌的一段發言刷爆了全網。
這段話中,他提到了前輩鄭佩佩的敬業,感謝她讓自己了解了演員該有的職業素養。?
提到了好友林依晨在拍戲空隙說的兩句話,感謝她讓自己明白了演員該有的職業態度。?
提到了老戲骨李雪健出行時的低調,感謝他讓自己知道了一個真正的演員是什么樣。?
不同于其他人發表獲獎感言時的“話術體”,他一字一句表達了心中最深的感激和認知。?
上臺領獎前,他還特意走到李雪健老師面前握手鞠躬,誠懇的說了句:“受之有愧”。?
曾經有次采訪,胡歌提到他很喜歡陳道明的一句話:先做人,后演戲。?
《如夢之夢》的發布會上,有位粉絲站在臺下說:“我母親今年89歲,身患癌癥,我很喜歡你,希望你能寫句話鼓勵她一下。”
胡歌聽聞后,為了表示自己的感謝,也為了減少彼此的距離感,便跪地寫下:“人生是一場難得的修行,不要輕易交白卷。”
有人評價他:“涵養、修養和人品是偽裝不出來的,胡歌是物欲橫流的演藝圈里一股清澈的暖風。”?
真正德行深厚的人,常言“感謝”早已變成了習慣,這個習慣也將伴隨他們一生,走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真正的教養,是細微之處見真心,所到之處見真情。?
正如笛安所寫的那樣:?
“教養就像是人身上的血管,盤根錯節地生長,長在你血肉之軀的最深之處,密不可分。”
謙卑之人,待人處世時的尊重?
知乎上有個問題:有哪些事情雖小,但卻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性。?
看到一個高贊回答深入人心:?
“對無用之人,亦有體貼之心;對無利之事,仍盡分內之責。”
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日子,媒體人楊樂多在微博上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北京連著下了兩天大雪,白雪覆城,千里冰封。?
我在手機上買了些菜,結果送菜的外賣小哥不小心打碎了雞蛋。?
他非常抱歉(甚至帶著哭腔)說:“我好像把您的雞蛋都打碎了,我賠給您,求求您別給差評。”?
我當時時間緊,接過袋子說:“沒關系,我自己處理就行,您不用賠。”?
當我進小區后,發現他還站在原地,愧疚地看著我,我又補了一句:“沒事,您快去送下一家吧。”?
聽到這句話,他低下頭深深給我鞠了一躬說:“對不起。”?
上樓后發現,所有的雞蛋都碎了。?
但想了想,還是給他發了條短信:“沒事,只碎了一個,雪天路滑,您注意安全。”
短信的最后,楊樂多又補了一句:“謝謝您雪天還在送外賣,新年快樂!”
什么是謙卑呢??
細想來,大抵應該是:做人謙遜,待人有禮。平等對待遇到的每個人,在人之上,把別人當人。?
很佩服把廢紙盒子、飲料瓶送給樓下撿廢品的老人,還會對老人說句“謝謝”的年輕人;?
很欣賞帶著孩子在餐廳吃飯,教會孩子要對服務員姐姐道聲“謝謝”的父親。?
人生中太多時刻,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恭敬待人也是在莊嚴自己,體諒別人也會被人體諒。
蔡康永在《說話之道》里講到:
“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也會越快樂。”?
生命是一種回聲,你給別人笑臉,別人就會給你微笑,你將惡語掛在嘴邊,身邊人就會漸漸遠離。?
喜歡把“謝謝”掛在嘴邊的人,凡事讓別人舒服,活著讓自己坦然。?
人生下半場,學著將心比心,守好心底的溫暖,才能收獲更多的福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