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公司《生命·幸福·安全》為主題的安全教育培訓上,開頭便問:什么是“安全”?而在我認為,穩定為“安”,無缺為“全”。人這一生始終是行走在路上的,難免磕磕碰碰,但能夠做到不跌大跤,讓身體和思想無缺,便是安全了。
“安”與“全”是相互支撐的,有“安”才有“全”,有“全”才更“穩”。而所謂的穩定,其實就是那種可以掌握自己的感覺,對于自己各方面,都有了把握,包括方向和計劃。人這一生無法預測自己會有什么樣的際遇,以及由這際遇引起的命運蝴蝶效應式的轉變。誰知道什么時候,你珍重的長輩會離你而去;誰知道你苦心經營多年的感情會不會一夜之間灰飛煙滅;誰知道你會不會在正好要穩定的時候突然想要過另一種生活;誰知道你會不會正好要過新生活的時候卻因為無法回避的現實而不得不放棄。一個人若是始終處在這樣的憂慮之中,心便會不安起來,生活也就難免會跌跌撞撞,難以求“全”。
前兩天,新聞中播報了美國哈里斯調查中心發布的信息,顯示人一生60%到90%的疾病都可能與壓力處理不當有關。專家指出,身體的七大系統也會跟著遭殃。比如,神經系統會受到悲觀情緒影響,向腎上腺發出信號,釋放腎上腺素、皮質醇等激素,并由此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血糖升高等;心血管系統可能出現急性應激反應的反復發作,引起冠狀動脈的炎癥,導致心臟病;胃腸道系統,容易發生胃灼熱或胃酸反流,甚至嘔吐。此外,消極應對壓力還可能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以及男性生殖系統的正常功能和女性的月經狀況。
看來若想做到“安”,就必須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和寬廣的胸懷。研究表明,面對壓力如果能保持積極心態,大腦中改善或增加積極情緒的物質,如血清素就會提高。身體由此獲得放松,長壽的可能性就會加大。如果用消極的心態去應對,身體則更易發炎,調節機制出現障礙,免疫能力也會降低。這樣的影響長期累積就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2003年4月1日晚,被尊稱為“哥哥”的張國榮從香港中環文華酒店縱身一跳,從此與眾多喜歡他的人陰陽兩隔。之前,多家媒體就連串報道了諸多關于張國榮情緒不穩的報道,諸如《張國榮壓力過大心情抑郁,長期失眠情緒不穩》、《張國榮因病突然取消拍攝計劃,身體狀況令人擔憂》,等等。而張國榮的死正是因為遇到感情不順、厭世、難以忍受胃液反芻困擾、拍片留下的心理后遺癥,才促使他采取了過激行為。當一個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心態和情緒,做出如張國榮這樣的舉動也就不會讓人感到意外了。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負重的,除非這個人的大腦是一片空白,否則便擺脫不了生活的重壓。所以,每個人都必須要學會解壓。俞敏洪于他的《在痛苦的世界中盡力而為》中說到:無論世界怎樣痛苦,都要不懈努力、盡力而為。我認為這句話表達了俞敏洪一種極其健康的心態,人要努力,但還要盡力而為,這樣你才能掌控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不至于被壓力擊倒,這才是最大的“安”。而在這種健康的心態下,你的心理是“全”的,即便你遇到再痛苦的事情,你都會做到自控,從而讓你的身體“保全”。俞敏洪的這句話,也許是對“安全”兩個字最好的解析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