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海峽煙草報》編輯整理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成千上萬學子中會涌現出一位位“狀元”。對于“高考狀元”,人們總是推崇有加。這在煙標和火花中也時有體現。但是,能成為“高考狀元”者畢竟是少數,“條條道路通長安”。只要勤于學習、努力實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據史料記載,我國古代實行科舉考試始于隋朝止于清朝光緒年間,經歷了1300多年。在科舉考試中,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名為“解元”,會試第一名為“會元”,殿試第一名為“狀元”。
??狀元及第是古代參加科舉考試學子們追求的目標,但中狀元者畢竟是鳳毛麟角,故有“天上麒麟子,人間狀元郎”的說法。在清末民初出品的火花上,我們時常可以看到與狀元有關的火花。
??在“狀元火柴”火花(圖1,出品公司暫無考證)上,一位身披官服的新科狀元手持“狀元火柴”的長條錦帛,面目和藹可親,有少年得志、金榜題名的昂揚意趣,其左側侍立著似一宮廷官差,恰如其分地刻畫出古人對“狀元及第”這一榮耀的艷羨之情。
??而蚨裕洋行出品的“狀元騎馬”火花(圖2),主圖上這位狀元喜上眉梢似跨馬游街歸來,而狀元騎的馬似乎也被感染了,笑意盈盈,步伐矯健。
??“連中三元”是指連中了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第一名,又稱“三鼎甲”或“三及第”。文發公司出品的“三元為記”火花(圖3)、大吉公司出品的“三及第牌”火花等反映的也都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
??在中國古代社會,從庶民百姓到達官顯貴,很多人認為: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那時,讀書的功利目的就是入仕。上世紀80年代湖南新邵卷煙廠出品的“狀元”煙標就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其主版在一柄寫有“狀元”的折扇下方,端端正正地“擺”上了一頂古代官帽。
??為了褒獎狀元及第者并激勵后人,我國湖南祁東、江西廬山等地還建有承載著不同故事傳說的狀元橋。湖北棗陽卷煙廠上世紀80年代出品的“狀元橋”煙標(圖4),就展現了一座以柳為伴、與橋為鄰的狀元橋。
??在江西省樂安縣流坑村還有一座狀元樓,該樓是為了紀念南宋紹興十八年(公元1148年)流坑董氏第八世、“恩榜狀元”董德元所建。當時,樂安尚未建縣,流坑村隸屬吉州永豐縣的云蓋鄉。為紀念這一盛事,永豐縣就在恩江之畔專門興建了狀元樓。后來,該樓又經過了多次重修,并在明代一度被改名為“三元樓”,至清道光年間又復名狀元樓,現存建筑基本上為近代之物。為此,江西的贛南卷煙廠曾在上世紀80年代出品了一枚“狀元樓”煙標(圖5)。
??十年寒窗苦,幾多艱辛幾多淚水,有人功成名就,有人名落孫山,能成為狀元者更是少數。人生之路還很長,在此祝愿每位學子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