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局中找準定位,在大局下積極作為。作為黨領導下的國有企業,煙草行業自覺為國分憂、為民謀利,以全方位貢獻彰顯使命擔當。從定點扶貧到對口援助,從政策扶持到資金投入,從改善民生到產業富民,行業繼續為鄉村振興傾盡全力。下面,讓我們跟隨記者的腳步,近距離感受村莊新變化、新氣象。
老支書圓夢了
張學成家旁邊就是一片果園,黃橙橙的沃柑沉甸甸地掛在樹枝上,讓人感受到了滿滿的豐收喜悅。1月25日,當記者走進張學成家的院子時,他們家門前的兩棵橘子樹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張學成笑著說:“這兩棵樹比你年齡還大,從上世紀80年代,我還是村團支部書記時,剛開始學習種植水果,就拿這兩棵樹‘練手’了。”
張學成今年62歲,是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北斗鎮秋堂村人,原來是北斗鎮花門村村黨支部書記。2020年花門村并入了秋堂村。秋堂村距離仁壽縣城30公里,地處丘陵地帶,一路走來可看到有成片的果樹。
“原來可不是這個樣子,路是新修的,果樹也是這幾年才栽的。原來花門村是個貧困村,全村500多戶中有110戶是五保戶,有50多戶貧困戶,出門沒有路,發展沒產業,老百姓只能種玉米和紅薯,少數人種些柑橘類水果,村民收入比較低。”在村上當了40多年村干部的張學成說起花門村原來的情況,依然十分感慨。
“從1996年開始當村黨支部書記,我一直有個夢想,帶領著全村老百姓致富,我們嘗試過種桑樹、栽花草,效果都不理想。老百姓的思想意識也跟不上,就覺得我們這兒沒水沒路,發展不起來。有現在的好生活,都要感謝煙草行業的幫助。2017年煙草公司開始給我們硬化道路、建蓄水池,這才讓村里人看到了希望。”張學成說道。
秋堂村位于丘陵地帶,通往張學成家的路上,就有個45度左右的斜坡,雖然道路已經硬化,但是仍然能看出來地勢不平整。2017年以來,眉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開始對口幫扶花門村,配備了辦公桌椅、電腦等基礎設施,助力更好地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積極推進道路硬化項目,有效改善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新建蓄水池15口,解決了村民生活及農耕用水問題。
“水果水果,有水才能種出來好果子。路通了,有水了,大家的信心就足了,種出來水果也能運得出去了,大家也敢去嘗試了。當時煙草公司邀請農業專家來村里,發現我們這里適合發展椪柑、沃柑等經濟作物。我就帶頭試種了血橙,后來又種了沃柑,現在還有了“春見”“愛媛”等很多品種。”張學成很自豪地說。
為了帶動村民致富,張學成聯合其他四戶村民成立了五龍同心種植專業合作社。張學成利用年輕時在仁壽縣農機校學到的種植技術,加上多年來的經驗摸索,現在已經成為了村里柑橘類種植的“技術指導”,十多戶村民加入到合作社。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沒有技術就是不行。”當記者聽到這句話從一個偏遠山村的老支書口中說出來時,心中很是佩服。張學成接著說道:“我的果子絕不使用任何甜味素之類的東西,但是口感非常好。通過朋友之間互相介紹,我種的水果已經賣到了上海、深圳,很多都是回頭客。”
在張學成的院子里,記者看到了帶有“五龍同心合作社”“人品決定產品 誠信走遍天下”等字樣的包裝盒。
“這是我們合作社自己打造的品牌。我們約定都不用甜味素之類的東西,做產品要講人品和誠信。我們成立合作社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打時間差,1月份基本上是柑橘類上市的季節,我們沃柑要等到4月份再上市,到時候會口感更好、糖度更高,也能賣得上去價格。”張學成講起了自己的“生意經”。
張學成種了10畝沃柑,從2017年開始他自己育苗、移栽,2019年開始掛果,現在多的時候可以賣到5萬元左右。張學成介紹,今年沃柑就要進入豐產期了,收入10萬多元不成問題。
“特別感謝煙草行業的幫扶,打造了基層黨支部,修建道路、建蓄水池、發展產業,村里現在有柑橘2600多畝,已投產的有1600多畝,實現銷售收入950萬元。現在,帶領村民實現鄉村振興的接力棒已經傳遞到了我的手上,我們會繼續努力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80后”秋堂村黨委書記唐俊對未來十分有信心。
隆冬時節韭菜香
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小廟村西北角的一片空地上,不時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
這里是小廟村的韭菜交易市場。隆冬的寒意里,市場買賣卻是熱火朝天,村民們喜氣洋洋,正忙著售賣自家的韭菜。
“元旦剛賣了一回,賺了3萬多元,再加上這回,差不多夠給媳婦買個小轎車了。”看著翠綠的韭菜被人爭先恐后搶購,村民劉全順高興地說。
小小的韭菜,寄托著村民致富增收的希望,承載著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們駐村幫扶之初就開始思考,如何為村里尋找一個適宜的產業。”正在交易市場了解市場行情的衡水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駐小廟村工作隊隊長張彥華說,“現在看來,我們選擇發展韭菜產業的路子是對的。”
張彥華說,他們之前選擇發展韭菜產業并非一帆風順。在工作隊來之前,小廟村曾經發展過小拱棚韭菜種植產業,但因缺少經驗和技術沒有成功,村民積極性受到了不小打擊。正因如此,在工作隊對周邊市場進行全面考察,決定發展韭菜產業時,很多村民都持懷疑態度。
為打消村民顧慮,駐村工作隊制定了詳細的產業發展規劃,組織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山東壽光等地參觀考察,學習先進經驗;大力開展科技培訓,聘請當地農業專家為農戶開辦夜校,一對一進行技術指導,及時解決生產中的各種難題;引導村民成立韭菜種植互助小組,村干部示范先行,帶動村民參與種植。此外,他們還積極聯系經銷商,簽訂收購協議,開拓市場銷路,千方百計解決村民后顧之憂。
在工作隊的努力下,村民們逐漸轉變了態度,小廟村的韭菜種植產業慢慢發展起來,很多村民從中受益。
劉全順就是一個典型。2019年,為照顧家庭,他結束在外打工的日子,回到了村里。“人是回了家,錢還得想辦法賺,也沒什么門路,就只能在附近打打零工。”劉全順說,在駐村工作隊的引導和幫助下,2020年,他嘗試著種了兩畝韭菜,獲得了很好的收益,隨后不斷擴大種植規模,現在已經種了10畝。
小廟村黨支部書記劉振杰說,如今村里已種植韭菜近300畝,覆蓋40多戶村民,每年純收益200多萬元,成為全村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
韭菜種植開啟了小廟村產業致富的先河。駐村工作隊隊員們更是全身心投入其中,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科技化、標準化和規模化水平。
在衡水市局(公司)支持下,去年小廟村多方籌措資金用于韭菜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并在村里安裝了數字化地泵和監控設備,硬化了田間路面,建成了500平方米的交易市場,進一步夯實了產業發展基礎;積極推進技術創新,提高種植機械化水平,創新改造棚簾掀蓋機、韭菜收割機、韭菜播種機等專業設備,為村民節省了大量用工,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
“我們村的韭菜不打農藥、不用化肥,完全綠色無公害,已經成為村子的一張產業‘名片’,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看著交易市場的熱鬧場面,劉振杰頗為自豪地說,“未來幾年,村里的韭菜種植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村里人的好日子長著呢!”
走在幸福路上
春節臨近,阮思明在自家田地里摘豆。
“收豆嘍,收豆嘍……”伴隨著一聲響亮的聲音,在云南省玉溪市澄江縣龍街鎮廣龍社區的連片土地中,10多名雇工熟練將蠶豆采摘進手中的籃子里。一旁,阮思明賣力地“指揮著”。
近日,記者來到農民阮思明的田地里,與想象中本該有些荒涼的場景不同,阮思明的田里長滿了待采摘的蠶豆,從遠處看去,仿佛一片綠色海洋。
“現在這個時期是蠶豆價格最好的時間段,每公斤可以賣到將近20元。春節一過,蠶豆價格會逐步降下來。”阮思明笑著說,他要“搶抓”時間,爭取今年多賺一點錢。
阮思明介紹說,他腳下的連片土地有500畝,是他和同村的兩個村民共同租的,每畝價格在1500元。在澄江縣,類似阮思明這樣的“大戶”共有28戶,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職業煙農。
“以前栽幾畝烤煙,除了種煙以外只會種種苞谷,基本沒有多少收入。”阮思明說,那時候,幾畝烤煙的收入,就是一家人的全部支撐。
2018年,玉溪市局(公司)在澄江縣成立玉溪三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開始探索“煙葉+非煙產業”的多元化增收路子。
2019年,澄江縣實施撫仙湖徑流區域保護,清退了一批面源污染較為嚴重的農業產業。
以此為契機,玉溪市局(公司)依托三農公司,試點規劃土地面積7000畝,通過“煙草+合作社+社區+三農公司”的合作方式開展種植業務,建立了“烤煙—蠶豆”“水稻—蠶豆—烤煙”“荷藕—蠶豆—烤煙”“菊花—蠶豆—烤煙”的種植方式。
“第一年試種,鄉親們都很猶豫,三農公司就將土地免費租給他們,并給他們買了保險,讓他們解除了后顧之憂。”三農公司經理李嘉告訴記者,為了幫助鄉親們種好蠶豆,他們一方面從貴州等地邀請蠶豆種植專家教會村民種植;另一方面,多次前往上海虹橋等地的蠶豆市場,親自為鄉親們“牽線搭橋”找銷路。
到了第二年,很多煙農主動租地種植蠶豆,阮思明就是其中之一。當年,阮思明種植了40畝“烤煙+蠶豆”,收益翻了幾番。
嘗到甜頭的阮思明在2021年一口氣租了150多畝土地。“第一季種蠶豆,第二季種烤煙,每個環節都有專業人員來服務,遇到任何問題都有技術人員答疑解惑。種地不僅越來越輕松,而且每畝產值超過一萬元,這樣的日子怎么會沒有奔頭?”阮思明笑著說道。
玉溪煙區產業綜合體雇用當地農民栽種冬季作物。
阮思明和鄉親們發自內心地感激政府和煙草部門的幫助。他說,這些年,煙草公司幫助他們造了水池、水窖,修通了機耕路,建起了管網、水渠,整個土地的配套設施煥然一新。現在,又大力扶持他們發展多元產業,幫助他們實現增收致富。
如今,蠶豆產業成為龍街鎮的新型支柱產業之一。即便如此,也絲毫沒有影響當地煙農種煙的積極性。
“摘完豆后,我們會把部分桿搗碎留在土里提升土壤肥力。同時,我們趕緊請合作社的人過來進行深耕起壟,為5月栽種烤煙做好準備。”阮思明說,靠著烤煙種植和現在的蠶豆產業,村子里發生了很大變化,家家戶戶建起了新房子,有了還買上了轎車,日子和城里人沒什么兩樣。
臨走之際,阮思明一再邀請記者在栽煙時間再去看看,他說,那時候的田地會更加好看。望著阮思明臉上的笑容,記者仿佛看到他走在幸福的道路上,愈行愈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