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塔銀行·香金融杯”第二屆全國煙農增收創富大賽由行業主管部門指導、行業媒體引導、云南紅塔銀行支持,旨在助力煙農增收和鄉村振興工作。大賽分為煙農、煙農合作社、駐村幫扶干部三個參賽組別,將評選出“增收創富能手”“增收創富合作社”和“駐村幫扶能手”。
闖出屬于自己的致富路
彭歡正在采收煙葉
彭歡,漢族。2004年至2006年應征入伍,在服兵役期間,多次受所在連隊表彰,因表現突出,200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6年退伍在家務農,其間到過浙江打工。2013年辭去工作回鄉種植烤煙。
彭歡現主要種植烤煙,閑暇時開展機耕專業化服務實現創收。2020年彭歡所售煙葉等級結構排平壩區第1名,2021年被平壩區十字鄉十字村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經過幾年種煙技術的積累,彭歡逐漸愛上了烤煙種植和農機操作。他和村民組成了一個機耕專業隊,彭歡擔任機耕隊長,在烤煙種植閑暇之余,到處聯系外出機耕作業。經過幾年的磨煉,機耕隊現在有專業機耕手5名,大型農機5臺,旋耕機4臺,每年機耕作業2萬多畝,產值100多萬元,人均創收15萬元。
(推薦單位:安順市局<公司>)
從“女強人”到“致富帶頭人”
左朝梅到田間查看烤煙大田長勢
左朝梅,女,貴州六盤水盤州市人,家庭現有人口4人。
左朝梅在村民的心中原來是一名“女強人”,現在是村民心中的“致富帶頭人”。1994年,她嫁到離家不遠的盤州市響水鎮米勒村。敢闖敢干的她從2000年開始,與丈夫到云南做起了家具生意,把自家的家具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原本在村民心中就是一只飛出大山的“鳳凰”。但讓村民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左朝梅竟然于2019年放棄大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與丈夫返回家鄉與村民一起種起了烤煙。當村民們問她為什么放棄大城市那么好的條件來農村種植烤煙時,她總是笑著說“家鄉更親”。
2019年12月,左朝梅被貴州六盤水盤州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授予“種煙致富帶頭人”稱號。2021年4月,左朝梅榮獲中共六盤水市委、六盤水市人民政府頒發的“六盤水市勞動模范”稱號。2021年9月,榮獲貴州省總工會、貴州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共青團貴州省委、貴州省婦女聯合會聯合頒發的“最美勞動者”稱號。
(推薦單位:六盤水盤州市局<分公司>)
從“零突破”到“千畝村”
沈成剛在合作社辦公
沈成剛,男,中共黨員,出生于貴州黔東南州黃平縣谷隴鎮。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至2000年任王坳村會計。2000年至2009年任王坳村黨支部書記。2009年主動辭去村黨支部書記,作為村“黨員致富帶頭人”帶領王坳村村民開始種植烤煙。
至今,王坳村種植烤煙面積從零突破到千畝村,總產值達到300萬元左右,于2020年帶領王坳村全村脫貧致富。其間擔任黃平縣煙農專業合作社谷隴片區負責人,為合作社2015年獲評“省級示范社”作出貢獻。
在為王坳村發展烤煙產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同時,沈成剛也獲得各級單位和黨委政府的表彰,實現了其人生價值。他于2009年被黃平縣委評為“黨員致富帶頭人”,2010年被黔東南州人民政府評為“種煙能手”,2013年、2016年被評為黃平縣“優秀共產黨員”。
(推薦單位:黔東南州局<公司>)
為脫貧攻堅傾情奉獻力量
李明義(右)在育苗棚工作
李明義,男,貴州黔東南州鎮遠縣人。1983年10月至1986年12月于某部隊服役,199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2月參加工作,至1999年10月任貴州黔東南州鎮遠縣涌溪鄉馬坪村主任,1999年11月至2002年12月任鎮遠縣馬坪村黨支部書記,2007年1月至2019年12月任鎮遠縣涌溪鄉洞頭村黨支部書記,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任鎮遠縣涌溪鄉洞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2021年11月至今任鎮遠縣涌溪鄉洞頭村村委會主任,在任期間所在村及個人多次被評為優秀村集體,優秀先進工作者。
李明義1988年至今一直種植烤煙,是有著30年以上種煙經驗的老煙農,同時也是優秀共產黨員。多年來,他積極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傾情奉獻自己的力量。
(推薦單位:黔東南州鎮遠縣局<分公司>)
一個人富不算富
楊茂興在煙田種上經濟作物
楊茂興,男,漢族,貴州黔西南州安龍縣木咱鎮打鑼錘村五組人,現任木咱鎮打鑼錘村五組組長、木咱鎮煙葉烘烤班組組長。
楊茂興1988年中學畢業后,在當地從事過幾年泥水工,之后外出打工,直至2010年初。2010年10月,他被村民推選擔任木咱鎮打鑼錘村五組組長至今。2012年開始種植烤煙15畝;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負責木咱鎮打鑼錘集群點和馬家凼集群點的煙葉烘烤工作;2020年6月被安龍縣金葉烤煙合作社聘為“高級烘烤師”;2020年6月至今任木咱鎮烘烤班組組長,負責木咱鎮5個集群點所有煙葉烘烤工作;2020年11月被貴州黔西南州安龍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評為“職業煙農能手”。
2021年種植煙葉59畝,實際交售煙葉6840公斤,上等煙比例為86.95%,中部上等煙比例為64.01%,實現收入共24萬元。2021年種植烤煙及豌豆、白菜、花菜等經濟作物共30畝,增收8萬元左右。
(推薦單位:黔西南州局<公司>)
平凡,但不允許自己平庸
施家惠在田間勞作
施家惠,女,現居貴州黔西南州貞豐縣北盤江鎮青杠林村,連續種植烤煙21年,從種植5畝到現在的七八十畝,是名副其實的“鐵桿煙農”、職業煙農;連續3年在烤煙采收后種植花菜,從試點幾畝到幾十畝,再到帶動周圍農民種植花菜上百畝,增收效果明顯。
施家惠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個子不高但有著一股吃苦耐勞、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她始終對自己嚴格要求和自我鞭策,而且她敢闖敢干,大膽創業,吃苦耐勞,勤奮好學,用執著堅守田間。
在煙草行業發展“烤煙+N”多元增收政策的鼓舞下,她通過不懈的努力,立足實際,認真鉆研煙草種植技術、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帶頭發展蔬菜產業。她致富不忘左鄰右舍,認真傾聽群眾呼聲,用真誠打動左鄰右舍,幫助她們解決實質性的問題,帶領周圍群眾致富。
施家惠思想進步,雖然只是一個農民,但是她堅信,這一生平凡,但不允許自己平庸,在當地已經是一名小有名氣的優秀新型職業煙農。
(推薦單位:黔西南州局<公司>)
闖出了一片不平凡的天地
冉敬軍在田間勞作
冉敬軍,男,家住貴州銅仁市石阡縣聚鳳鄉馬家屯村,1992年至2009年在廣州打工,2010年以來,冉敬軍返回家鄉種植烤煙。
如今烤煙收入已成為全家收入的主要來源。冉敬軍將外出打工與在家種煙比較得出結論:種煙既能照顧家人,又能獲得更好的效益。
冉敬軍全家五口人,父親已70歲高齡,不能務農。冉敬軍的妻子在家務農。夫妻倆育有兩個小孩,其中一個19歲,在貴州某大學學習;一個11歲,在上小學。
2021年,冉敬軍種煙76畝,獲利20余萬元。2022年他計劃種植煙葉120畝,力爭獲取更好的效益。
(推薦單位:銅仁市局<公司>)
帶動村民共致富
朱德毅察看種植的羊肚菌
朱德毅,男,家住貴州遵義市鳳岡縣進化鎮臨江村泡桐組,現有家庭成員6人,和父母及兩個子女均在一起生活。他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祖祖輩輩靠種田過日子。受父親影響,朱德毅于1993年參軍,在部隊上,他不僅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意志,還學了一手好廚藝。退伍后,朱德毅進過廠,開過飯店,也當過貨車司機,但都好景不長,朱德毅最終決定回村發展。
從2010年開始種煙,2020年鳳岡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臨江村開展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后,朱德毅在綜合體內通過返租倒包租賃土地約400畝,每年采取“煙+稻”“煙+菌”“煙+蔬”等模式,種植業、養殖業等多元發展,種養與旅游服務業互補,土地綜合利用率高、產出率高、效益明顯。長期烤煙種植面積穩定在200畝左右,實施稻魚共生100余畝,有機蔬菜100余畝。
2021年,朱德毅種植烤煙233畝、水稻150畝,實現純收入60余萬元。朱德毅在當地是有名的增收創富能手,其事跡曾兩次被人民網貴州頻道報道過。
(推薦單位:遵義市局<公司>)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