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疫情蔓延已有三年了,全球感染人數超過5億多人,直接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旅游業遭受重創、醫療資源匱乏、物價指數上漲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俄烏戰爭,以北約為首的美國對俄羅斯發起了一系列的經濟制裁措施,讓世界局勢更加復雜多變,進一步加劇了物價的大幅攀升。祈愿戰爭早日結束,和平早一天到來。
物價穩,人心穩。穩定物價事關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面對物價大幅上漲,作為零售戶,我們要帶頭穩定物價,做到問心無愧,給消費者盡量創造一個公平的購物環境。
白老板:穩定物價 從我做起
受疫情影響,從2019年至2022年,這三年,物價每年都在上漲。尤其是今年,由于糧食的大幅漲價,導致物價漲幅比例較大。
以某品牌的方便面為例,一件24袋包裝的方便面,今年三月份我的進價一件是46元,進入四月份廠家漲到51.5元,一件方便面漲了5.5元,上漲了10.7%。
我作為經銷商,做到盡量不漲價、晚漲價。我立即在客戶群里發了通知,告訴大家仍按原來的批發價47元銷售,庫存賣完了再按新的進價加一元52.5元銷售。當時我的庫存還有832件方便面,如果我按進價51.5元銷售,每件方便面多賣5.5元,共計多賣4756元。但我沒有被這點錢給誘惑,而是堅持不漲價,讓利于客戶們。
米面糧油蔬菜都在漲價,消費者承受的壓力已經夠大的了,我不想讓消費者再承受一份漲價的壓力。做一個有良心的生意人,遠比賺錢更為重要。
事實證明,我的做法大家看在眼里,庫存賣完以后,按新的價格銷售,客戶一個也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不少客戶。這部分客戶來自于有的經銷商借機漲價流失到我這兒來的。
商人趨利本無錯,但我認為在我能力的范圍內,穩定價格不上漲,留住客源遠比眼前利益更為重要。只有做到讓利于顧客,顧客才不會把你拋棄。獲得更多客戶的擁護,才能把生意長期地做下去,細水長流才是經營王道。
李老板:漲價留余地 避免客流失
實體店的生意本來就不好做,物價的上漲,是一道硬傷,讓實體店的經營雪上加霜。既然漲價的事實不可改變,必須做好漲價前的工作,才能避免顧客流失。
以某品牌的暢銷白酒為例,2019年,我的進價一件12瓶包裝的白酒是365元,到了2022年,漲到了463元,三年共計漲了98元,平均每年漲了36.7元,這個漲價速度的確令人咂舌!
每一次漲價,我都提前把通知張貼在店里的醒目位置,顧客群里及時告知,讓大家知道,因為糧食漲價,白酒的價格隨著上漲。
盡管白酒的價格漲了,顧客來買白酒,我第一次不漲,仍按原來的價格銷售,讓顧客有一個接受的過程,留下緩沖的余地。這樣做顧客容易接受,避免無緣無故流失顧客。
如果不事先通知,雖然是生產廠家漲了,但你的工作沒有做到位,顧客在不知曉的情況下,突然才知道你漲價,勢必引起顧客的心里不痛快,產生抵阻情緒。弄不好得罪了顧客,顧客氣呼呼地掉頭走了,買賣也就泡湯了,得不償失。
有了顧客,實體店才能生存。雖然漲價了,顧客也接受了漲價的現實,我也會贈送一些小禮品來維護顧客的情感,安撫人心非常的重要。
做生意,做的是服務,做的是理解。在漲價之風不可克服的情況下,千方百計留住顧客,把生意做活,才是硬道理。
王老板:降低成本 讓利顧客
經營實體店,最大的成本是房租。鑒于疫情的異常嚴峻,我的房租單位給我減免了3個月。3個月的房租1萬多元,極大地減輕了我的經營壓力。國家的這個好政策真是雪中送炭,讓我經營好自己的實體店有了更大的信心。
盡管許多商品進價都漲了,我決定不漲價銷售,只有少部分容易損耗的商品適當加錢銷售。單位給我減免了房租,應該讓利于消費者。消費者的日子好過了,我的生意才能好起來。
現如今,沒有不漲價的商品,就連不是糧食做的礦泉水也漲價了。汽油價格的大幅上漲,直接拉升了運輸成本,礦泉水的進價比去年多了一元。盡管價格上漲,但我仍然按以前的價格銷售。
今年的生意,刨去所有的費用,能夠把生活費掙出來,我已經很滿足了。畢竟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我每天能夠開門營業,已經很幸運了。
沒有過不去的坎,疫情遲早會過去,平安的日子一定會到來。想方設法把我的店鋪經營好,顧客維護好,我充滿了信心。
疫情之下,堅守陣地,穩定價格,讓利于消費者,對顧客有利,對自己有利。一句話,留住顧客才是王道。有了顧客,生意才能活起來。沒有顧客,無水之魚,長不了。把顧客的利益時刻掛在心上,路會越來越寬,生意會越來越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