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天氣和暖,福建煙區迎來煙葉采收季,記者來到南平邵武市的種煙鄉村。
太陽升起,照得煙葉油亮亮。走在邵武市肖家坊鎮坊前村,如同步入了煙葉的海洋,整齊的綠色溢滿眼眶,煙田里早已忙得熱火朝天,盡是收獲的喜悅。
煙葉生產是福建煙區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產業支撐。近年來,得益于政府和煙草部門積極推動煙稻產業融合、優化生產要素配置、全面推廣“種采烤分”一體化組織模式、加快培育新型種煙主體等利好舉措,種煙效率明顯提升,種煙收益逐年增加,煙農幸福感越來越強。
增收就業路更寬
煙農正在裝煙。鄧翔攝
千畝良田邊,記者遇到了騎摩托車趕來采收煙葉的坊前村煙農黃聲良。
說起這幾年的種煙收益,黃聲良喜上眉梢:“十年前,我還是外出打工的‘月光族’,后來回鄉種煙,現在家里還算比較殷實。”靠著眼前這片煙田,回鄉三年后他便蓋起了三層小樓,后來又陸續購入兩臺收割機、兩臺插秧機,去年還在城里買了房。黃聲良算了筆賬——去年煙稻輪作總產值13.76萬元。
福建煙區像黃聲良這樣的返鄉煙農還有不少。龍巖市“85后”煙農藍文鳳2017年返鄉種煙,第二年便開始購置各種現代農業機械,并將所有農機交給三豐煙農合作社管理,既提高了農機使用率、拓寬了增收渠道,又幫助鄉親們提高了勞動效率。
在這里,職業煙農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提供機械化服務或烘烤服務,通過優化資源配置降本增效,不斷提高種煙收益。
近幾年,福建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引導幫助煙農發展多元產業,拓寬增收渠道,使更多經營型、服務型、技能型職業煙農脫穎而出,一支新型職業化種煙隊伍在不斷壯大。
同時,福建煙區通過“種采烤分”一體化組織模式,因地制宜發揮農戶鄉鄰互助、大戶帶動小戶的作用,不僅實現了控本增效,還為小農戶就業和增收創造了平臺。
在吳家塘鎮鐵羅村萬禾家庭農場,煙農虞順華告訴記者,他家種煙面積少,每年都會在固定時間來到家庭農場幫忙編煙,額外掙點工錢,自家煙田里的機耕、植保作業則由家庭農場來提供服務,很省心。
穩就業還需要考慮用工連續性問題。比如在煙葉復烤環節,武夷煙葉有限公司與煙站共享用工,從煙站分級人員中挖掘復烤環節選葉工,實現了工人在勞動時間上的無縫對接。
武夷煙葉有限公司總經理章文水告訴記者,今年他們與邵武煙區共享用工人數達到200人,在促進群眾就近就業的同時更好地穩住了煙農隊伍。
煙稻融合田更穩
福建煙區新景。周靖攝
福建省局(公司)近年來實施“以煙促稻、以煙穩糧”的產業融合發展思路,力求通過基本煙田保護,穩住煙葉產業的“基本盤”,助力嚴守耕地紅線和基本農田紅線。目前,福建全省已形成了“政府領導、齊抓共管”的基本煙田保護管理格局。
福建省局(公司)在規劃范圍內探索推進煙稻產業實現“四個融合”,即產業規劃協同融合、生產技術互利融合、基礎設施共享融合、綜合體建設深度融合。“前煙后稻”的種植模式成為煙農增收的有效保障。
同樣,在福建煙區老百姓看來,煙稻水旱輪作是“天作之和”。
從提升地力看,“前煙后稻”模式使煙葉和水稻在種植時間上剛好銜接,利于水稻對前期肥料的吸收,水旱輪作也更利于土壤的改良。
從降本增效看,“前煙后稻”模式使每畝肥料成本降低約100元,水稻產量每畝提高50公斤,這樣一來,一畝地相當于多收入200元左右。
“種煙必種稻”,這在水田居多的福建煙區似乎成為一種共識。“穩住了煙田就等于穩住了糧田,穩住了老百姓的‘錢袋子’,并進一步拓寬了鄉村集體經濟收入渠道。”邵武市副市長林新長說,通過煙稻輪作基本穩住了當地5萬畝土地的糧食生產。
據統計,去年福建全省煙農售煙收入30.6億元,戶均收入達到10.57萬元。
產業興旺村更美
煙農正在準備烘烤。郭子雄攝
產業興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石。
福建省局(公司)立足“三農”大局,以問題為導向,將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推動產業興旺、農民多元增收的重要抓手,以“種采烤分”一體化組織模式,助力建設家庭農場、合作社、產業綜合體,盤活土地、機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資源,有效推動了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了鄉村振興。
以改為主、新建為輔,福建煙區2021年新建輕鋼保溫結構烤房2153座,為6406座烤房實施生物質一體化供熱設備技改,為5298座烤房配備立式供熱設備,在8000座烤房推廣“云烘烤”設備,為每戶煙農節省燃料成本1500元以上;開展智能化“云烘烤”試驗示范,一名烘烤師負責十幾座烤房也不在話下,大大降低了烘烤環節勞動強度。
如今,集合多種功能又各具特色的產業綜合體在龍巖、三明、南平等煙區相繼建成,通過資源整合優化,為當地群眾提供多元化服務。
“我年紀大不種煙了,就干些熟悉的活兒。現在編煙、烤煙、分級等都在這里,可方便了!”在肖家坊鎮新建成的產業綜合體內,70歲的專業化服務隊隊員童本金一邊熟練地編煙一邊說。
此外,福建煙草商業還逐步打造完善“智慧煙區管理系統”,對煙葉生產全鏈條相關的生產經營方式、管理體系、服務模式等進行數字化改造。“云烘烤”“二維碼田間管理”“煙葉質量追溯平臺”“全球眼農情檢測”等信息技術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
……
煙田里的新農事聽了一件又一件,件件關乎農民、農業、農村,件件關乎鄉村振興。這些新農事帶來的新變化,猶如流進農田的活水,滋養著煙區的紅土地,更滋潤著農民的心田。
煙農運輸烘烤完的煙葉。江逸昕攝
如今在福建煙區,一條條平坦的機耕路延伸到田間地頭,一座座節能環保的新式烤房依田而建,一條條水渠相連相通,一片片油綠的煙葉長勢喜人……
宜機化、生態化、規模化、數字化的高標準農田,在政府和煙草部門的合力推動下漸成規模,一幅高科技、現代化的美麗農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