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父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作的艱辛和不易。
1985年初中畢業考上了當時令人羨慕的小中專,因為包分配工作,在我們的小山村引起了一陣轟動,父母也因我跳出農門在鄉親們面前頗有自豪感和成就感。
1988年7月中專畢業后,分配到河南三門峽陜縣煙草公司(現陜州區)工作。我在學校學習的是煙草培植專業,工作后和煙葉結下了不解之緣,從基層煙站到生產科,一干就是近20年。
2006年9月借調到三門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辦公室工作,不知不覺中已過去30余年。其間,我經歷了三門峽煙草創業之初的艱苦和艱辛,走向輝煌的榮耀和榮光,步入高質量發展良性軌道的不斷創新和變革,作為參與者和見證者也頗感欣慰。
2004年全省煙葉育苗現場會在陜縣召開。圖為與會領導和專家參觀集約化托盤育苗現場。
我雖然已多年不直接從事煙葉工作,但對煙葉的情愫一直烙在心靈的最深處。令我記憶猶新和最難忘的是親身經歷的一次煙葉育苗方式的大變革。
我1988年7月參加工作時,煙葉育苗是小弓棚、撒播,還是拔苗移栽,弱苗、高腳苗居多,后來逐步發展到切塊育苗、營養缽育苗等,依然是分散的一家一戶的小弓棚育苗,煙苗質量雖有了較大提高,但育苗效率低、管理粗放依然存在。
90年代中葉,全國、全省煙區都在試驗、示范煙葉集約化育苗方式,托盤、漂浮、空氣蒸根、濕潤等多種煙葉育苗方式進入煙區,但僅限于小面積示范,沒有大面積推廣。
進入新世紀,國家局提出“一基四化”煙區建設指導思想,大力推進現代煙草農業進程,集約化育苗也被提到了重要地位,各煙葉產區也開始大面積推廣集約化育苗方式。
記得是2002年7月,我負責陜縣煙草公司生產科工作,當時全縣集約化育苗也就不到10%。時任縣局領導找我談話,大體意思是大家都在推廣集約化育苗,我們陜縣能不能加大力度、走在全省前列,問我有沒有必勝的信心。對此我也有一定了解,當時就打了包票,一定能成功。但從領導辦公室出來,心里還是有點打鼓,畢竟要大面積推廣煙葉集約化育苗,其中蘊含的風險和困難,當時還真的是心里不踏實。一段時間,我找資料、帶著技術人員外出參觀學習,最終確定了托盤集約化育苗這種方式。
從當年10月份開始,集中開始宣傳,準備托盤、育苗肥、選擇建大棚地點、多方位聯系竹竿等建筑材料。干部群眾從開始的不接受到理解,再到最后的積極參與,公司從上到下也松了一口氣。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成敗在此一舉,沒有退路。
令我記憶猶新的是,當年冬天,特別的冷,還下了幾場大雪,但煙葉育苗大棚的建設熱度不減,地塊規劃、建筑材料購進、不斷推進的工程進度,從領導到職工,從機關到煙站,大家只有一個目標,確保集約化育苗全面推廣,一次成功。
2003年春節剛過,公司上下全員參與,領導包片、機關職工包站、煙站職工包戶,一對一解決遇到的困難,一對一落實技術標準,一對一確保不出問題。
托盤育苗最基礎和最關鍵的是育苗肥的質量。至今想起來還令我感動的是,時任生產科副科長趙根友已50多了,有腰疼的老毛病,但他二話不說帶領技術人員一堆堆檢查育苗肥漚制質量,一戶戶檢查育苗肥配制標準,一棚棚緊盯假植質量,一遍遍指導管理技術,一直到育苗結束近4個月時間,早出晚歸,堅守在煙葉育苗一線。各基層煙站堅決貫徹落實縣局(公司)的工作部署,不打折扣,嚴格技術標準,全力推進。當年,全縣645個煙葉育苗大棚建設完成,可育煙苗4萬余畝。
當年3月下旬,假植后的煙苗茁壯成長,片片綠意孕育成功喜悅。
當年4月下旬,已經過兩次剪葉、一次斷水煉苗的齊普普、綠油油的煙苗鋪滿一座座大棚,甚是喜人。干部群眾都說,種了這么多年煙葉,今年的煙苗是最好的。同時,也迎來了全省煙葉育苗現場會在陜縣大延洼鄉陽洼村召開,與會領導和專家對陜縣一次性全面推廣煙葉集約化育苗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省大面積推廣。陜縣也成了當時全省唯一一個全面普及集約化育苗的煙葉生產縣。
2004年4月,全省煙葉育苗現場會再次在陜縣召開,這在陜縣的種煙歷史上,連續兩年召開省級煙葉生產現場會也是首次,吸引了多地市同行爭相觀摩。我也受邀在全市系統做煙葉集約化育苗技術講解。
時光荏苒,光陰如梭。轉眼間20年已過,三門峽煙區早已實現了煙葉育苗工場化,現代化的設施、專業化的服務、工場化的運作,多元化的發展,與2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煙草行業40年來的巨變。
在此,讓我們記住這些熟悉的名字,時任宮前煙站站長馮濤、菜園煙站站長劉衛東、西李村煙站站長王曉軍、店子煙站站長邢衛東、大延洼煙站站長趙偉等,他們是這次煙葉育苗方式大變革的“排頭兵”。現在,他們已走上了領導崗位多年,但談起那場如火如荼的煙葉育苗方式變革,仍記憶猶新,感觸良多。
撫今追昔,展望未來。三門峽煙草目前已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1234”“十四五”發展規劃穩步推進,正在全力書寫河南煙草由大變強的新篇章。
祝愿三門峽煙草、河南煙草的明天更美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