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云南中煙紅云紅河集團曲靖卷煙廠制絲車間的電氣修理工孫瑞良,對這句話有著深切的感受。“我的師傅是那種癡迷技術、勤于學習、勇于創新的人,做為他的徒弟,不僅要學習他高超的技藝,更要傳承他的這種精神。”
2018年,畢業于云南大學網絡工程專業的孫瑞良進入曲靖卷煙廠工作,現在主要負責制絲車間的系統維護和管理。在這里,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師傅——“云南省首屆技能工匠”、曲靖市首屆“珠源技能大師”孫成順。
初識“孫老師”的一天晚上,孫瑞良去大師工作室拿東西,發現孫老師還坐在電腦前,學習計算機編程相關的知識。看見他進來,孫老師高興地把自己整理的幾個問題拿出來,讓我給他講講。”那一刻,孫瑞良突然明白了,為什么孫老師能夠成為一名大師。
此后,孫瑞良開始向老師“看齊”,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到車間學習、工作,不僅參與完成了數項科技創新項目,自身的技術水平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現在已能獨當一面,承擔起車間的一些工作,也成為了制絲智能產線建設推進小組的一員。孫老師的“秘密”也成為了孫瑞良的“習慣”。
近年來,伴隨著對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虛擬等前沿技術的深入學習和研究實踐,2019年年中,孫老師提出運用數字虛擬技術,將物理服務器改造為虛擬化服務器,提高服務器可靠性,為生產提供更強保障的構想。計算機專業的孫瑞良深知這項工程的難度有多大,其中,虛擬機驅動的遷移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師徒倆為了突破這個難題,沒日沒夜的“泡”在車間里。直到一個周末,兩個人從早上7點一直研究到第二天凌晨3點,終于解決了這個技術難題,成功地完成了遷移。孫瑞良說,是老師這種面對困難永不言棄的精神,鼓勵自己在后面的工作中,不停地突破自我。
在工廠為青年員工打造的成長平臺上,孫瑞良先后參與完成了數十項質量改善、“兩化”融合創新、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及設備革新項目,發表科技論文2篇,其中,他作為主要參與人完成的“面向智能制造的制絲數據治理與CPS體系構建”科技項目,獲云南中煙科技進步二等獎,紅云紅河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個人也先后入選了集團青年人才庫和工廠的三類人才信息庫。
“勤奮是人生的密碼,它能譯出一部壯麗的史詩。”在孫瑞良看來,師從孫成順大師,他要傳承下來的不僅是經驗技術,更是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