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源茂林場,3000多畝連片煙田長勢正盛。山巒間,公路旁平整的煙田緊密相連,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的烤煙種植示范區整齊劃一,繪就了一幅壯美的田園畫卷。
眼下,竹溪縣2.2萬畝煙葉進入成熟采烤黃金期,煙田里一株株郁郁蔥蔥、長勢旺盛的烤煙映入眼簾,甚是喜人,煙農正在熱火朝天地采摘成熟的煙葉,編煙、上桿、入爐烘烤,現場一片繁忙景象,收獲的喜悅掛在村民們臉上。
打造煙區綜合體,助力產業振興
“今年我種了60畝煙葉,雖然遭遇了干旱,但是在林場和煙站干部的幫助下,旱情得到了緩解,目前煙葉長勢還可以,后期如果沒有天災的話,今年收入能有20萬元以上。”煙農王大發告訴記者,源茂林場是竹溪老煙區,已經有了30多年的種煙歷史,他是從2008年開始種煙,至今已經有了14個年頭。
近年來,竹溪縣將烤煙種植作為鄉村振興、富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來抓。為了切實做好產業發展,竹溪縣以煙葉種植為主抓手,建設“煙區綜合體”。通過在煙區鋪建軌道機、引進農機、新建烤房、修建灌溉溝渠等一系列基礎設施構建,打造了泉溪、天寶、豐溪、桃源、向壩五個煙區綜合體示范鄉鎮,大大提高了竹溪縣煙葉產業發展的綜合軟實力,煙區相關配套設施齊全,為烤煙種植的集約化發展提供了優質環境,大大增強了煙農種植的信心。
助農幫扶出實效,保障平穩增收
“基本技術員每天都會來,鄉上都有專門分管煙葉的領導,遇到生產上的困難,他們都會幫我們解決。”桃源鄉厚河村煙農張顯富說,他們鄉最近一直在開展抗旱救災,煙葉站和村委會共同成立了“抗旱救災先鋒隊”,幫助困難煙農實現煙地灌溉全覆蓋,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幫助,才度過這次旱災。
全縣開展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以來,竹溪縣局(營銷部)就把“為煙農解難題”作為一項重要部署來抓。鄉鎮干部、縣局(營銷部)及各個煙葉站主動深入煙區,走訪煙農,了解當前煙葉生產上的實際困難,通過“上門認親”,與困難煙農結對幫扶。6月份以來,全縣共走訪煙農1400余次,幫助困難煙農168戶,解決實際問題72個;為煙區開展人工降雨10次,組織煙農抗旱110余次。
擴寬鄉村產業路,助力煙農增收
“這一筐天麻估計得有30斤,你看這個頭又大又圓,”在向壩鄉的樹林中,一群人正對著手上的“稀罕物”談得津津有味,“我今年種植了20畝左右的林下天麻,馬上不是要開采了嘛,預計產量有5萬多斤,今年行情好,應該可以賣個好價錢”,向壩鄉天麻種植大戶范良元高興的說道。今年54歲的范良元,種植了60畝煙葉,此外他還養了40余箱的中華小蜜蜂,加上天麻和生豬,妥妥的農村產業大戶。
自鄉村振興工作開展以來,產業增收、群眾就業就一直成為竹溪縣農業生產的重點。作為傳統的烤煙大縣,以煙葉產業為依托,充分利用好煙用基礎設施,向各個煙區推廣林下天麻種植、中華小蜜蜂、羊肚菌、大棚蔬菜培育等產業項目,不僅盤活了鄉村土地資源,也讓更多的群眾足不出戶享受“就業”福利。據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竹溪縣共有天麻種植100畝、中華小蜜蜂700箱、羊肚菌大棚300余畝、蔬菜套種1100畝,黃連、“七葉一枝花”等藥材種植220畝,預計實現農戶增收2000多萬元。
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指導、產業幫扶、示范帶動,竹溪縣不斷推動烤煙產業高質量發展。眼下,全縣23個種煙村、710戶煙農種植的2.22萬畝烤煙陸續進入采收階段,預計可實現產量5萬擔,煙農戶均收入10萬元以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