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分憂,予民以惠,“責任煙草”一直在行動。
長期以來,煙草行業心系“國之大者”,自覺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找準定位,踐行“兩個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積極投身國家扶貧事業,在定點幫扶、片區扶貧、援疆援藏、對口支援、整族幫扶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啃下一個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
幫扶一線“手拉手”,小康路上“心連心”。在國家局黨組堅強領導下,行業工商企業“真金白銀地投、真刀真槍地干”,選派干部、投入資金、發展產業,積極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得到了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認可。
為此,本刊特選取了行業部分工商企業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案例,展現煙草企業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的奮進畫卷。
黨建引領 聚力發展
貴州中煙
堅持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條重要經驗。對此,在貴州中煙結對幫扶的黔西南州晴隆縣,廣大群眾有著切身體會。
晴隆縣地處滇黔桂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地區。2015年起,貴州中煙組織11支幫扶隊,深入晴隆縣貧困村開展遍訪工作。他們對村委會陣地建設、制度建設和組織建設情況進行摸底,就幫扶措施、產業扶貧等與村“兩委”溝通交流,帶動貧困村黨員從“要我做”變為“我要做”。投入200余萬元,幫助13個貧困村建設黨員活動室、文化廣場、宣傳欄,為加強黨建提供“陣地”。
借助黨建“火車頭”的力量,基層黨組織動員能力大大增強,凝聚了發展合力。三合茶廠、高粱辣椒收儲加工中心、食用菌種植基地……貴州中煙累計投入1.37億元,推動一個個特色產業實現規?;?、規范化生產,有力帶動了群眾增收和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2020年11月,晴隆縣5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2.61萬名貧困人口脫貧,實現全縣“摘帽”。
2021年以來,貴州中煙鞍馬未歇,持續向晴隆縣投入幫扶資金、派出駐村第一書記,通過黨建聯建活動,帶動幫扶村基層黨組織學起來、動起來、活起來,將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帶動鄉村振興的堅強戰斗堡壘。
四川中煙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黨建+幫扶”是貫穿四川中煙幫扶工作的一條重要脈絡。
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四川中煙先后選派優秀黨員脫產駐村扶貧,指導落實基層黨組織制度,開展結對共建,并幫助建設村級活動陣地。
村基層黨組織活躍,村“兩委”班子治理能力提升,部分村黨員成長為致富帶頭人。黨建引領,催生了脫貧動力,凝聚起發展合力。
黨建為魂,產業為骨。四川中煙幫扶人員和村“兩委”找準資源優勢,發力特色產業。也倫達村有良好的草場條件,四川中煙購買200頭牦牛,建立“農戶+公司+牦牛專業養殖合作社”模式,發展牦牛產業。資助該村300萬元,發展藏文化旅游館建設等產業項目,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同樣的改變在不同的幫扶村上演:一條“西溪步道”,帶動西溪村旅游產業發展;一座“寬窄花園”,改善一碗水村煙葉發展水平;一群“格調黑豬”,提升白臘村產業“造血”能力……2015年以來,四川中煙派出駐村干部19名,投入各類資金7000余萬元,帶領省內5個市州9個貧困村如期脫貧摘帽。
脫貧攻堅結碩果,振興路上再揚鞭。如今,四川中煙繼續發揮黨建“火車頭”作用,圍繞產業升級、拓展就業、消費幫扶、教育幫扶等創新舉措,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道路上闊步前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