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青島卷煙廠制絲車間柜類現場改善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今年以來,青島卷煙廠制絲車間堅持“現場管理也是生產力”理念,順應該廠星級現場創建熱潮,將“著力推進現場管理改善”作為2022年重點目標,開啟了“追星”之路。
破題——直擊痛點難點
以問題為導向,制絲車間直擊痛點難點,將現場改善的焦點對準了困擾車間多年的老大難——儲柜,決心以柜類為突破口,為車間星級現場創建破題。
葉絲柜、梗絲柜、混絲柜等柜類區域共有90多個儲柜,空間相對封閉、設備布局緊湊、環境溫濕度高、生產節奏快,既是煙(梗)絲物料的主要“集散地”,又是車間現場管理的“老大難”,被工人們形象地比喻為煙絲生產的“后廚”。制絲車間選擇以柜類現場改善為星級現場創建破題,就是要擦亮這個“后廚”。
生產不能停、設備不能停,要讓已經使用16年之久的“后廚”在短時間內煥然一新,靠操作工利用生產間隙進行現場清掃、每周來一次集中保養的常規方式是斷然實現不了“追星”目標的,必須使出非常規的手段。經過多番謀劃,制絲車間決定盤活車間人力資源,組建一支突擊隊,與正常生產打好時間差,啃下這塊“硬骨頭”。
乙班黨支部書記孫虎善被指定為突擊隊隊長。接過這個“燙手山芋”,孫虎善沒有絲毫猶豫,他說:“作為基層黨支部書記,關鍵時刻要頂得上去,要敢于擔難擔責。”經過個人自主報名和組織挑選的雙向選擇,柜類改善突擊隊應運而生,隊員們為自己起了個更為通俗的名字——“保養大隊”。
落子——越是艱險越向前
難,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事情比意料之中更加艱難。葉絲柜是“保養大隊”的第一個“戰場”,工作不到十分鐘,佩戴防塵口罩的隊員們就汗流浹背,臟和累的程度超出了很多隊員的預期,而且工作進度緩慢……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孫虎善犯了難。
既然是要打一場“攻堅戰”,那就明確一個原則,一切資源向突擊隊傾斜。車間迅即調配三班優勢資源充實到“保養大隊”,從積分績效等方面給予支持,“保養大隊”重新鼓起了干勁。
可是,打贏這場“攻堅戰”僅有熱情是不夠的,孫虎善又為“保養大隊”量身定制了兩堂必修課。
第一課是安全課。由于柜類保養工作涉及多處高處作業,隊員又大多是第一次在柜類區域開展工作,因此,上好安全第一課是首要任務。工作伊始,車間安全、工藝和設備職能管理人員對隊員展開安全與業務培訓,對安全帶、安全帽等勞保用品進行全面檢查,并對每名成員勞保用品的使用情況進行指導。
第二課是質量課。“一絲不茍、絲絲精細是制絲車間的質量觀,別看咱‘保養大隊’干的是現場清掃的糙活兒,實際是與煙絲質量密切相關的細活兒。通過我們的努力把車間加工煙絲的這個‘后廚’清理干凈,就是為產品內在質量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孫虎善說。糙活不糙,這個理念讓隊員們找到了工作的價值所在。
在隊員們一點一點的“蠶食”中,沉積16年之久的設備“老灰”被徹底清除,設備露出了它原本清亮的綠色。在肉眼可見的成果面前,隊員們的信心更強、干勁更足了。很多時候,為了不耽誤工作,他們都把毛巾系在手腕上,方便隨時擦汗。連續幾小時工作下來,汗水和著塵土濕透衣背,但他們僅是簡單沖洗一下胳膊,又匆匆趕往下一處“陣地”……
追星——復制經驗系統推進
從最初摸著石頭過河到柜類改善效果顯著,孫虎善結合自己多年生產管理工作經驗,根據車間葉絲柜、梗絲柜、混絲柜的設備原理、生產路徑布局、工藝任務和生產計劃等實際情況,將柜類設備的保養任務進行分解,形成了“培訓、謀劃、執行、檢查、總結”的工作流程閉環,并將這套工作經驗在“保養大隊”中固化下來。標準化的工作流程使得工作效率不斷提高,保養效果日漸凸顯,柜類設備的現場保養工作初見成效。在車間統籌指揮下,突擊隊從葉絲柜轉戰梗柜、混絲柜……所到之處,一切光亮如新。
“從煙土氣到煙草香,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廠領導在柜類現場調研時給出了這樣的評價。車間職工在每次經過柜類崗位時,也能感受到煥然一新的整潔和舒心。“保養大隊”成了車間最閃亮的星。這些看得見的改變、聽得到的評價,不僅鼓舞了突擊隊的信心,更堅定了制絲車間全體員工創建星級現場的信心與決心。
制絲車間干部職工深知,柜類區域星級現場的打造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推進過程中,車間職能管理人員、技術網格負責人和突擊隊成員在一系列頭腦風暴、實踐磨合和改進優化中總結出很多新的工作思路,從跑冒滴漏治理到輸送設備托底改造,從保養工具升級到柜類排產調整,以問題為導向,借助制絲車間問題提報平臺,歷經大膽嘗試摸索實踐,找對了方向找準了路子,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為現場管理工作筑牢了根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