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碩果滿枝。10月22日至23日,福建中煙廈門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團委、后勤管理部黨支部和三明市沙縣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第一黨支部一行又一次來到夏茂鎮俞邦村,開展聯學共建活動。
沿著村主干道一路走來,古樟樹濃蔭掩映,路旁晾曬的稻谷金黃,桂花的香甜氣息彌漫空氣中。走到小吃街,各種香甜的味道更加濃郁,也增添了許多煙火氣。
在小吃街,大家體驗沙縣小吃制作。劉娜攝
“一到俞邦村感覺到處都是甜甜的。”一位廈煙工業公司青年員工感慨道。
“甜”不僅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幸福,正如現在的俞邦村——村民的笑容是甜的,村里的空氣是甜的,小吃街的美食是甜的,游客的心情也是甜的……
這甜味究竟從哪里來?
這幾年,俞邦村堅持黨建引領,以產業發展為主線,走出了“生態+文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經流轉復墾,閑置撂荒的土地被盤活,村道更加寬闊平坦,村里還建起了許多網紅打卡地,如花海、兒童樂園、民宿、文創展廳等,引來了眾多游客。
可以說,是鄉村改革創新的內生力與助力鄉村振興的外驅力產生的“化學反應”,讓鄉村越來越美、村民獲得感和幸福感越來越充實。
作為共建單位,這兩年,廈煙工業公司與當地黨委政府工作人員共同探索鄉、企、村三方黨支部、團委共建模式,多次走進俞邦村,開展座談交流,并將當地小吃引進職工食堂、助力農產品出村,共同為鄉村振興工作出謀劃策。
在前期共建基礎上,此次活動又進一步拓展了實踐空間。活動期間,大家一起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并紛紛表示要系統學、深入學,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推動鄉村振興作出新的貢獻。
到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周芬攝
此外,他們還共同開展了走進紅色教育基地、助學慰問、送課進校園、參觀雪茄發酵房、走訪零售客戶及“我在俞邦有畝田”助農體驗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增進聯建情誼,在活動中凝聚助力鄉村振興的合力。
點燃夢想,助力圓夢。人才是第一資源,助力人才成長也是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篇章——
10月22日,清晨的陽光灑進夏茂鎮沙縣第二中學的教室里,學生們坐得整整齊齊、聽得聚精會神。廈煙工業公司員工宋凌正在為他們講述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景潤追逐科學夢想的故事。
青年員工帶領孩子們一起試飛無人機。廖錦劼攝
生動的講座點燃了青少年的“科技夢”。“我的目標就是考入廈門大學。”一名學生在聽聞陳景潤畢業于廈門大學時,大聲地說出自己的夢想。
課后,孩子們又在廈煙工業公司青年員工的帶領下,一起試飛無人機,學習拍攝技巧。通過現場操作,孩子們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力量,種下了永攀科技高峰的種子。
今年,廈煙工業公司還資助了俞邦村10名家庭困難的大學生。
當天下午,廈煙工業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曾水生、儲昭憲,夏茂鎮黨委書記張衛華,沙縣區局(分公司)局長、經理黃錦山一行專程到受助大學生家里走訪慰問,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
“前兩天孩子打電話來說,她被選為團支書了!”閑談中,一位被資助大學生的母親開心地說道。
助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煙草企業始終以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為己任——?
沙縣本地人大都外出開店,土地一度撂荒閑置。為穩定基本農田,促進煙稻輪作融合發展,近年來,煙草部門積極協助當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周邊煙農來種煙種稻,并創新煙葉生產組織模式、優化田塊布局。通過不懈努力,如今撂荒地變成了“富農田”。
在“我在俞邦有畝田”助農體驗活動中,大家體驗了一把田間勞作的辛苦。劉娜攝
10月23日,正午陽光熱烈,在“我在俞邦有畝田”助農體驗活動中,大家紛紛在田間掄起鋤頭,體驗了一把田間勞作的辛苦,更增添了對這方土地的熱愛。他們希望通過認購帶動,讓俞邦村優質煙后稻走出去,為更多人所了解喜愛。下午,廈煙工業公司與俞邦村進行了12畝田塊優質稻的簽約認購。
“這一片田有上千畝,和隔壁村田塊相連,全部用于煙稻輪作,既可保護基本農田,又能使農民增收。”俞邦村黨支部書記張昌松指著龍峰溪邊的大片農田向大家介紹,“我們今年還在煙草公司支持下開始試種雪茄,進一步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
遠處,稻谷收割后是一片金黃的秸稈,農人在做著溶田的前期工作,霞光鋪灑在金燦燦的土地上,勾勒出一個金色的夢。
此次聯學共建活動,大家密切互動交流,增進了感情,更碰撞出更多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思路新方法。
“助力鄉村振興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在實踐中相互促進、攜手成長。”曾水生在座談交流中如是說。
張衛華再次向煙草工商企業這兩年對俞邦村的支持和助力表示了由衷感謝:“我們就像親戚一樣越走越近了,以后仍要常來常往,多給我們出點子、提建議。”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時代需要新作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隨著“鄉+企+村”共建聯動模式的不斷探索賦智,在鄉村振興道路上,俞邦村必將收獲更多豐碩成果,增添更多“甜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