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綠江畔、山海江田,花團錦簇、紅旗飄揚,在舉國歡慶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東岔村的煙葉交售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煙農們有序進入站點搬運煙葉,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近年來,遼寧省丹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主動作為,充分發揮煙葉產業優勢,通過推動生產政策、設施建設等向幫扶村傾斜,持續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上久久為功,努力實現“煙葉強、煙區美、煙農富”愿景目標。
圖片推廣煙夾夾煙烘烤技術,減工降本 /丹東市局(公司)供圖
家門口的幸福
長期以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經濟發展底子薄、就業技能水平低,東岔村產業基礎薄弱。為幫助該村實現產業振興,丹東市局(公司)大力實施烤煙種植產業扶貧惠農計劃,在煙葉種植計劃分解、技術指導、基礎設施建設等環節主動傾斜。
為了提升東岔村煙葉生產技術水平,丹東市局(公司)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持續加大烤煙種植、烘烤技術培訓力度,邀請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河南農業大學煙草學院以及沈陽農業大學的教授,圍繞烤煙栽培管理、煙草植保、合作社建設等方面內容開展專題培訓,組織煙農先后前往青椅山鎮、毛甸子鎮實地學習,把理論和實踐貫穿煙葉生產技術培訓的全過程,為煙農提供全方位、精細化服務。
結合東岔村現有基礎條件、設施設備,雙山子煙葉工作站技術人員針對生產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緊緊圍繞丹東“鴨綠江”特色煙葉質量目標,助力當地煙葉產業升級。他們建立綠色防控綜合示范區,推廣“以蟲治蟲”的綠色防控技術;協助成立金葉專業合作社,推進“煙草公司+合作社+困難戶”生產組織模式,組建種植、烘烤、分級挑選、勞務服務作業隊,重點吸納困難戶加入,著力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收入問題。
“丈夫外出打工,我看家帶孩子,可成天守著家沒活干,生活壓力太大。”東岔村村民劉玉杰一直期待能在家門口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聽說村里成立了金葉專業合作社,她立刻報了名,并在免費培訓后順利加入了專業化服務隊。由于年紀輕、學習技能快,她逐漸成為煙葉專業服務隊的骨干隊員。
“在煙葉合作社打工,每月能掙3000多元,而且干活的地方就在村里,還能照顧到家里,我們很知足,只要合作社有活干,我會一直踏踏實實地干下去。”劉玉杰說。?
身患強直性脊柱炎的村民閻春林,得知村里成立金葉專業合作社后,入股合作社,其妻子也在合作社打工,一家人年均增收近萬元。
在煙葉種植產業的帶動下,東岔村的部分村民加入到煙葉育苗、采收、編桿、烘烤、分級打包等生產流程中,從打工者變成了“手藝人”,走上了“金葉致富路”。
小煙夾大作用
技術有了、土地有了、勞動力也有了,但薄弱的基礎設施一直困擾著東岔村的發展。
結合東岔村現狀,丹東市局(公司)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著力補齊東岔村發展短板,補貼資金為合作社建設育苗大棚、購置煙夾;協調資金為合作社購置了電動噴霧器、施肥車、帶型拖拉機、手扶拖拉機、自動加煤機等,使煙農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指導合作社新建煙葉分級室,自建密集式烤房群,大幅提升煙葉烘烤質量。通過一系列有力措施,減少生產用工、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煙農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市局(公司)積極推廣的煙夾夾煙烘烤技術,發揮煙夾在煙葉編桿、裝房、解煙等生產工序中增加烘烤容量的作用,進一步減少烘烤房次,村里煙葉烘烤效率和質量得到很大提高。
?“現在使用煙夾烘烤煙葉真是太輕松了,與傳統煙桿編煙相比,煙夾編煙上煙下煙速度快,夾持煙葉數量多,既降低了勞動強度,又減少了人工成本和燃煤污染,減工降本增收,可謂一舉多得。”煙農于明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新發展新畫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丹東地區具有良好的煙葉生態優勢和區位優勢,通過發展煙葉種植,村民有了工作、增加了收入,“金葉子”一步步將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
“沒想到種煙給俺們村帶來這么大的變化,日子也有盼頭了。”村里的老會計曹福義感慨萬千。
一片片“金葉子”托起了村民的致富夢,一片片“金葉子”描繪出東岔村振興的新畫卷。如今的東岔村,村前村后綠意盎然,家家戶戶通了水電,高低不平的土路變成了平整寬敞的柏油路,文體廣場成為村民茶余飯后的休憩之地,新建的便民服務中心滿足了村民多樣化需求,新安裝的太陽能路燈照亮了村民心中美好的生活,煙草行業在鄉村振興這場戰役中,留下了責任煙草的清晰印記。
丹東市局(公司)主要負責人表示,今后將繼續保持幫扶力度不減、步伐不停,大力推動煙葉產業發展,持續提高東岔村鄉村建設能力和現代化水平,助力東岔村繪就鄉村振興更美畫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