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煙葉,關乎一個行業的根本。2022年是煙葉生產經過多年去庫存后由穩轉增的第一年,煙葉產區各級煙草部門在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方面邁出堅實步伐。回顧這一年的煙葉工作,行業單位總結了哪些成效經驗?今天,先來看看他們在產業融合發展和品牌原料保障方面有哪些干貨~
這樣種——聚焦糧煙協同發展?完善煙區種植制度
在當前煙葉供需總量由控轉穩、由穩轉增的關鍵時期,以糧煙協同發展為抓手,完善煙區種植制度,既是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舉措,也是遵循農業產業發展規律的重要體現。2022年,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持之以恒穩定核心煙區,加快推進“一部手機種好煙”數智化轉型,持續推動機械化作業創新,以糧煙協同為主的煙區種植制度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穩固了煙葉基礎。
糧田煙田“一張圖”規劃
一直以來,云南省局(公司)始終堅持建設、利用、保護并重,因地制宜推動核心煙區基本煙田可持續經營,不斷推進產業融合,為煙葉生產提供堅實保障。
云南省開遠市中和營鎮的“煙糧協同”示范區。
加強與當地政府部門溝通協調,將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優質煙葉核心區建設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推進,堅持糧田、煙田“一張圖”規劃。開展核心煙區示范工程建設,調查摸清核心煙區宜煙地塊面積,系統梳理、科學規劃核心煙區示范區域,開展煙田保護、種植制度、組織模式、生產方式、管理模式等“五項重塑工程”,探索構建以“區域化、專業化、機械化、數字化、綠色化、多元化”為主要特征的“六化”核心煙區穩定發展長效機制。
糧煙協同“一盤棋”推進
在完善煙區種植制度的過程中,云南省局(公司)堅持“院士領銜、政府主導、煙草支持、共同落實”的基本原則,有效整合多方力量,聚力協同、共謀發展。
2022年9月,云南綠色生態煙葉發展研究會秘書長王樹榮(左五)及其團隊、云南農業大學煙草學院院長劉雅婷(右四)及其團隊在田間實地考察水稻輪作生長情況。
院士領銜。與高校博士合作組建專業研究團隊,共同研究篩選煙后糧作品種、生態布局,制定技術方案;在煙區建立院士工作站、院士服務站,院士團隊長期駐點現場指導。
政府主導。屬地政府主導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周調度月研判”和掛鄉包村工作機制,推動糧煙協同工作落實到位。
煙草支持。相關煙草企業投入專項資金,補貼種子及肥料費用,激勵煙農參與糧煙協同發展。
共同落實。煙草部門與省級農業部門聯合組織召開糧煙協同發展現場培訓會,研究推進煙后糧豆種植的舉措以及糧煙協同發展理論、模式、機制;與縣級農業部門共同引導煙農切實落實各項生產技術。
糧煙輪作“一清單”管理
云南省局(公司)堅持系統思維,不斷探索煙區作物最優解,構建糧煙輪作管理的“云南方案”。
開展專項研究,設立“云南核心煙區種植制度優化及應用”科技專項,聯合科研單位開展煙區種植制度調查,明確不同作物水肥需求規律、互作影響;開展輪作、接茬作物配套技術研究,找準作物互促結合點,探索構建糧煙為主、多元協同發展一體化技術體系。
云南保山隆陽區核心煙區煙后青豌豆長勢良好。
建立“雙五佳”作物清單,結合云南煙區不同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作物生長規律,建立核心煙區示范區煙后“五佳”作物和輪作“五佳”作物推薦清單,大力推廣“烤煙+糧食作物”組合模式。
實行煙田全生產周期管理,加強對非煙作物種植進行科學引導,逐年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減少煙田病蟲害,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糧煙發展“一筆賬”盤算
充分發揮煙葉產業經濟優勢,拓展非煙作物產業鏈,促進煙農增收,是確保糧煙協同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為此,云南省局(公司)充分挖掘產業融合發展潛力,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有效穩定煙農隊伍。
糧煙協同發展,推動實現農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村更美麗。
做實訂單生產。積極對接農業龍頭企業,訂單銷售煙后農產品,確保糧與煙互補、保口糧與促增收同步;地方政府積極引進或扶持養殖企業,擴增青儲飼料加工產能,解決農民銷售之憂。
做優延伸產業。探索為電烤房加裝制冷設備,建立冷鏈物流體系,為煙后鮮食玉米、蠶豆提供相關服務。建立“煙葉+飼草+養殖+廄肥還田”和“秸稈+生物質顆?!鄙a等多條循環產業鏈。
做好精細加工。引導組建多家聯合社,引入優良品種,開發特色軟香米,開展特色面食加工,形成生產標準化、加工精細化、銷售網絡化的現代農產品經營體系,帶動周邊農田實行糧煙水旱輪作種植制度。
做強自有品牌。大力宣傳推廣“云香莊園”“云香印象”“潤色添香”等自有農產品品牌,并與全省“云香印象”卷煙零售店形象識別系統相統一,充分發揮卷煙零售渠道作用,累計銷售“云香”系列香軟米1000多噸,“云香”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通過不斷完善煙區種植制度,云南省局(公司)找到了糧田、煙田同保護共發展的實現路徑,有效提高了煙葉原料穩產保供能力、糧食增產增收能力和土地綜合體產出率,有效穩定了煙葉生產基礎、推動了產業升級、保障了煙農利益。
【云南省局(公司)供稿】
這樣用——堅持需求導向 實施精準調控?全力增強品牌原料戰略保障能力
近年來,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始終把煙葉作為戰略性核心資源,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煙草專賣局關于煙葉高質量發展的工作部署要求,圍繞“雙新一體”發展戰略,堅持做到“四個適配”,健全完善“三項機制”,切實把握“三個精準”,原料對品牌發展的保障能力得到持續鞏固提升。
“四個適配” 夯實品牌發展基礎
煙葉是關乎卷煙品牌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推動煙葉原料生產與品牌需求相適應,是湖南中煙持續夯實品牌發展基礎的重要著力點。
堅持總量適配。近年來,湖南中煙根據自身品牌發展變化、結合煙葉等級結構、醇化周期、成本控制等多種因素動態把握庫存總量,努力將庫存水平控制在合理區間。目前,湖南中煙煙葉庫存充足、總體適宜。
湖南中煙大力發展核心煙區基地單元,認真組織開展基地評價。
堅持區域適配。按照行業做實做優煙葉基地的要求,湖南中煙堅持“共建基地、共創品牌、共同發展”工作思路,堅持黨建引領,加強工商合作,選擇最適宜的生態區域,協同產區聯合打造標桿基地單元;充分用好行業政策性調整機制,大力發展核心煙區基地單元,鞏固重點煙區基地單元,持續優化基地單元布局。2022年,湖南中煙與全國各煙葉產區共建基地單元57個,基地單元布局與品牌原料需求格局基本匹配。
堅持等級適配。通過加強高端品牌原料、高可用性上部煙葉定向開發,加強庫存優化調劑、探索數字化配方創新等方式,持續改善庫存結構,等級適配性明顯提升。從各項重點數據看,近年來,湖南中煙煙葉庫存結構持續向好。
堅持質量適配。煙葉質量是原料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湖南中煙成立原料保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相應機制,推動構建從田間地頭至片煙投料全流程的煙葉保障體系;通過區域加工中心建設、大配方模塊加工以及建立片煙集中預混配專線等措施,不斷提高配方打葉工藝管控水平和質量控制精度,持續提升煙葉資源利用質量和效率;實施煙葉雜物綜合治理重大專項,制定專門實施方案,召開現場會,編制煙葉雜物綜合治理宣傳手冊,不斷增強質量意識。在2022烤季新煙入庫質量抽查中,湖南中煙各項質量指標穩中有升。
“三項機制” 促進購耗協調平衡
煙葉原料穩定供應,離不開完備有效的機制保障。湖南中煙通過不斷完善煙葉庫存預警機制、原料保障分析機制、綜合利用激勵機制,為品牌高質量發展構筑牢固的“護城河”。
湖南中煙湘西鶴盛原煙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技改車間。
完善煙葉庫存預警機制。根據品牌發展趨勢,適時跟蹤庫存總量和結構的匹配情況,針對核心主料、填充用料、庫存年限,分別設立預警線,制定應對預案。
完善原料保障分析機制。堅持每半年開展一次煙葉原料資源調控分析,分別按烤季和自然年度,定期分析煙葉購進、庫存及配方使用的匹配情況,摸清“家底”,根據分析研究的意見,動態調整調撥策略,優化調整配方投料,合理調劑庫存。
完善創新激勵機制。實施“深化煙葉綜合利用,提升原料保障水平”“提升核心原料保障能力”等重大專項,將配方優化設計、拓寬葉組配方等作為重點攻關項目,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有效落實各項激勵措施,充分調動廣大員工創新攻關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創新水平。
“三個精準” 提高資源保障水平
所謂“三個精準”,即對調撥入口、配方投料、庫存優化的精準調控。牢牢把握“三個精準”,是湖南中煙持續增強原料保障能力的關鍵。
加強調撥入口的精準調控。每年烤季新煙開調前,深入產區做好產情和質量調查,精準把控各產區煙葉質量和收購情況。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認真分析,統籌配方需求、庫存狀況等因素,精心編制“一地一策”實施方案,科學確定每個產區的調撥數量、調撥結構優化目標,嚴格考核兌現,確保調撥的符合率。
湖南中煙搭建的原料數據分析平臺。
加強配方投料的精準調控。樹牢卷煙“大工藝”系統化控制理念,以原料ERP系統為基礎,搭建原料數據分析平臺,盯緊原料消耗指標,優化配方分析模型,重點針對庫存比重過高煙葉、五年以上陳煙和零星尾料、非核心煙區煙葉,建立煙葉消化使用機制,利用片煙預混工藝和模塊配方技術,提高煙葉使用價值,拓展煙葉應用范圍,確保總量、結構和成本的動態平衡,提高煙葉綜合使用效率。
加強庫存優化的精準調控。認真貫徹落實行業優化工業企業煙葉庫存結構的指導意見,制定煙葉庫存結構優化管理辦法,按照“有利于調控總量、有利于優化結構、有利于提高質量”原則,持續優化庫存結構和水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