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喜”是獨具中國民族特色的卷煙品牌,由南洋兄弟煙草公司于1906創立,這個百年品牌歷經歲月洗禮,如今依然是中國卷煙的著名品牌之一。其實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當年不僅創立了“雙喜”這個品牌,還先后創立了“大喜”“三喜”“四喜”等。
當時,英美公司生產的“活邊”牌卷煙在廣州、香港十分流行,而南洋公司在廣州、香港最暢銷的牌號是“三喜”。
1915年5月8日晚,英美煙草公司請19家代理在酒樓聚會,席間大家不約而同地向公司訴苦,說南洋煙草公司的“三喜”牌質量很好,恐怕將來會搶奪英美的“活邊”“派力”市場,要設法研究對策。于是,英美公司使出其“殺手锏”,狀告“三喜”牌卷煙模仿其“三炮臺”牌卷煙。南洋公司沒有與英美公司正面交鋒,卻使出金蟬脫殼之計:另推出“喜鵲”牌代替“三喜”,為了提高“喜鵲”的知名度,南洋公司開展了一系列宣傳。
“喜鵲”牌煙標
1915年,廣東、廣西兩地水災嚴重,香港、澳門兩地舉辦了籌款活動,邀請中國設計制造水上飛機第一人——旅美華僑譚根進行水上飛機飛行表演。一百年前飛機是稀罕物,水上飛行表演更具觀賞性。南洋公司和英美煙草都想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推出自己的廣告。
8月7日和8日,香港沙田表演現場人頭涌動,一票難求。譚根拒絕了英美公司的請求,把場內的廣告權授予南洋公司獨家代理,還給予南洋公司30個免費觀看名額,以實際行動支持國貨。
南洋公司利用這一好機會,把這一天作為“喜鵲”牌卷煙的問世之日,派出一批精干人員到現場義賣促銷,還在表演現場插滿南洋煙草公司的“喜鵲”牌煙廣告旗幟,以壯聲威。乘飛機表演的是中國女子飛行第一人的洪美英女士,她的另一個身份是南洋公司的現場促銷員。當時的新聞稿件均為南洋公司廣告部負責撰寫發布,外界還以為南洋公司是主辦單位,整個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南洋公司和譚根將所籌得的款項悉數捐給災民,產生了很好的廣告效果和社會效應。
反觀英美煙草公司因無權在場內做廣告,派出大批人員帶著一只巨大的飛鷂,之下懸有“三炮臺”大字的白旗一方,在場外放飛,企圖吸引現場觀眾視線,豈料場內觀眾遠望時,只看到一個“三”字,以為是南洋公司的“三喜”,廣告效果適得其反。
英美公司又派出自己的外籍員工到現場擺賣“三炮臺”,每包只賣2元,低價傾銷,搞亂現場秩序,受到現場觀眾抵制。
警察見是洋人,不敢驅趕,南洋公司請來美國友人鈕文先生前往勸阻,甚至下了逐客令,迫使他們狼狽退出。而剛剛面世的“喜鵲”煙每包賣到20元,依然供不應求,原因是義賣賑災,得到現場觀眾的熱烈響應。
通過此次活動,南洋公司得到廣州香港兩地消費者的同情與支持,再加上后續又開展了各種活動,“三喜”改名“喜鵲”后銷路反而更暢,還帶動了其他牌號的銷售。
據《南洋兄弟公司史料》一書記載,南洋公司的總經理簡照南致函胞弟簡英甫,提起當日之事非常高興,說這是“自有公司以來最痛快之事者也”。還對愛國華僑譚根和美國友人鈕文的支持和幫助表示了感激之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