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感謝了!多虧了河南省新鄉市煙草局(公司)和駐村工作隊,不但讓俺這棗樹掛上了果,還擴寬了棗園賣果的渠道。”三豐農民合作社負責人邵明慶將一面寫有“情系百姓彰顯國企擔當 精準幫扶助力鄉村振興”的錦旗親手送到了駐村第一書記琚瑞鵬手中,感謝新鄉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對邵寨村多年來的幫扶。
“這幾年來,老鄉們住上了小洋樓,鋪上了柏油路,村里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很多,非常感謝幫扶單位和駐村工作隊!”
邵明慶說著拉著琚瑞鵬的手感謝道:“多虧有了你們的幫助老鄉們才能過上好日子。”
助力特色農業做大做優
凝聚發展活力
邵寨村南面黃河,北鄰青龍湖,自然環境優美,發展環境優越。
2015年,新鄉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幫扶邵寨村成立“三豐”農民專業合作社,借助村域生態旅游發展及黃河流域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時機,“三豐冬棗”應運而生。
創業初期,合作社流轉50畝土地開始發展冬棗種植。本想著棗樹結果周期短、收益高、回本快,然而,因種植技術不成熟,兩三年下來,棗樹的結果率一直不高,甚至還有些棗樹連一個果也不掛,邵明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曾一度想把棗樹刨了,改種其他果樹。
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得知這一情況后,到棗園實地調研,現場把脈開方,安排駐村工作隊及時開展幫扶工作。翌年秋,在駐村工作隊大力幫扶下,棗園不出意料地獲得了大豐收。棗園開園采摘之時,新鄉煙草數十名員工就成了第一批的“嘗鮮者”,幫扶責任人“以購代捐”,你一兜,我一袋,以實際行動參與消費扶貧。
“‘三豐冬棗’確實不錯,圓潤飽滿、脆甜可口,絲絲入喉,沁人心脾,比普通冬棗賣相好還好吃!”“嘗鮮者”化身“促銷員”,線上線下共同發力,幫忙吆喝。四區八縣的點滴愛心匯聚股股暖流,累計消費扶貧12余萬元。
通過7年多的不懈努力,“三豐冬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逐步提高。規模從原來的50畝,發展到現在的500畝。季節性雇用困難群眾達到六七十人,人均增加收入2000余元。
“我們將做大做優冬棗產業,讓更多鄉親們在這條產業鏈上增收致富,日子越過越好。”看著掛滿果子的棗樹,邵明慶信心滿滿地說道。
助力鄉村基礎設施建設
匯聚發展動力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是新鄉市局(公司)一直以來認真履行的社會責任。
為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增強群眾獲得感,2022年,新鄉市局(公司)捐贈太陽能路燈26盞,在主要道路兩旁進行綠化,并在東西大街道路兩旁鋪設路邊石,持續提升邵寨村村容村貌;建設投資服務中心顯示屏項目,現已投入使用中,豐富了老鄉們的黨群生活;為做好村民健康保障工作,對幫扶對象醫療保險費用進行補貼,并對所有享受政策幫扶對象開展家庭簽約醫生服務,實現幫扶對象健康指導,提高政策知曉度。為11名慢性病人辦理慢性病卡,30種大救助2人……
現如今,走進邵寨新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條平整舒適的雙向柏油路、一排排精美的小洋樓、一盞盞綠色節能的太陽能路燈……環境優美宜人,安置房內部布局精巧細致,設施配套齊全完善,給村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
“像做夢一樣,在黃河邊住了一輩子,想不到老了能離開灘區、住上帶電梯的樓房。”
老人邵西海感慨道:“現在村里環境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敞亮了!”。
助力“造血”產業提質增效
積聚發展能力
助力鄉村振興,產業是支撐,發展是關鍵。抓住產業發展的“造血”功能,既是鞏固脫貧成果中民生工程的延續,更是助推鄉村振興的“引擎”。
為提高老鄉們的收入,讓灘區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邵寨新村建設800平方的扶貧車間,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提高村集體收入的同時,讓老百姓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新鄉市局(公司)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精準發力,協助邵寨村引進河南舒適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經駐村工作隊、邵寨村兩委的大力宣傳,村民通過就近務工增加收入,拓寬增收渠道,目前車間就業人數共有69人,其中有建檔立卡脫貧戶25人,帶貧比例36.2%。
駐村工作隊積極協助產業車間日常工作,幫助車間整理工資表、按照要求規范其用工、消防等工作,并幫助車間劃分生產區域、倉儲區域和管理區域。生產區域內每百平方米就業人數15人左右。
“老鄉們再也不用背井離鄉外出打工了,在家門口也能就業上崗、維持生計。”看著邵寨新村鄉親們一片安居樂業的景象,琚瑞鵬十分欣慰。
產業車間的成功運營,既解決了邵寨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薄弱問題,又解決了脫貧戶增收單一的問題,更激活了脫貧戶自身的造血功能,進一步拓展了他們的致富渠道。使產業有效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讓脫貧戶既能賺錢又能顧家。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尤長。2023年,新鄉市局(公司)將圍繞“一個持續、兩個高于”目標,拿出“繡花”功夫,持續發力,一如既往、不遺余力地支持邵寨村經濟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行“正信 正言 正行”理念,推進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