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半島晨報》報道 遲某不囤積貨物,而是將假煙信息發布到需要身份認證ID才能訪問的“QQ空間”。
近日,記者在大連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了解到,本市警方成功破獲一起犯罪嫌疑人利用互聯網違法銷售假煙案,其銷售網絡竟廣泛分布在全國8個省。在行動中,各省公安機關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查獲卷煙23700余條,涉案金額達1200余萬元。
假煙販:從“QQ空間”調貨
2013年5月,大連警方成功破獲一起非法經營假煙案件。在案件偵查過程中,民警發現該案主犯徐某曾幾次利用網上銀行給大連遲某賬戶匯款。經審訊,徐某交代,自己在銷售經營假煙的過程中,因為固定合作的供貨商經常會出現進口高檔煙缺貨、斷貨情況,他不得不另外找人“調貨”。經多方打聽,徐某在網上認識了遲某,并在遲某個人“QQ空間”中所展示的大量假煙照片中找到了所需貨物。徐某說,二人從未見過面,每次交易,都是通過QQ取得聯系,而他付貨款是通過網銀或“支付寶”等線上方式,遲某交貨也都是利用快遞和物流。
通過徐某的供述,辦案民警經過大量調查,找到了遲某發布出售假煙的“QQ空間”,并經過進一步核實,確定了其非法經營假煙的犯罪嫌疑。
發件人:被冒名卻蒙在鼓里
當民警調取徐某的物流貨單時卻發現,這些貨物沒有一單是發自遲某,而是一名叫潘某的人。而潘某是否就是遲某非法販賣假煙的同伙,還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協助遲某犯罪并不能輕下結論。辦案民警經過大量走訪調查,終于找到了潘某的行蹤,并決定先從側面了解相關情況。
找到潘某后,他卻表示自己從來沒用物流快遞等方式發過貨物,更不要說非法販賣假煙了。種種證據均顯示潘某和遲某并不相識,且沒有參與到本案中。如果是這樣,潘某的名字又為什么會出現在運輸假煙的物流單上呢?在確定潘某未涉案之后,民警決定抓緊時間找到遲某,并對其進行抓捕。
非法經營者:妄想逃避刑罰
通過調查,民警終于在物流公司得到發貨人“潘某”的真實身份其實就是遲某的重要線索。 2013年6月,經偵支隊警察與市煙草稽查人員在大連后鹽陶瓷市場進行走訪執法時,發現在市場4號門附近有一男子在跟某商行經營者王某非法交易卷煙。經辨認,該人被證實即為本案犯罪嫌疑人遲某。經過統一部署,辦案民警對遲某進行現場抓捕。
在審訊中,狡猾的遲某雖然承認自己并沒有合法煙草專賣許可證、工商執照等相關經營許可,但是他卻拒絕承認任何其他非法行為。因辦案民警早已經對遲某的犯罪行為進行了充分的取證工作,在大量事實和證據面前遲某只能對其非法經營假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達人”:利用網絡逃避執法
遲某交代,他是大連人,在市內一保安公司做貨運保安員。“80后”的他是個名副其實的“互聯網達人”,業余時間基本上都用來上網了,對互聯網上的各種新的休閑和商業模式也都非常熟悉。從2013年3月開始,他在互聯網上結識了做非法卷煙生意的廣東人林某。剛開始遲某還不大敢明目張膽地犯罪,但在偶然的機會下,他撿到了一張名叫“潘某”的身份證,就想利用這個假身份掩蓋自己的違法行為。遲某從林某手中購買了國內外知名品牌的香煙,并讓其通過物流發給“潘某”,當貨到的時候再拿著潘某的身份證去取貨。
遲某說,他不囤積貨物,而是將假煙信息發布到相對隱蔽、需要密碼或者身份認證ID才能訪問的“QQ空間”。他在網上找到買主后才從廣東進貨,每次進貨金額都不超10萬元,這樣即便“倒霉”被抓,也頂多是被罰款,可以逃避追加的刑事責任。僅3個月的時間,他就通過物流貨運向遼寧、山東、河北、黑龍江、四川、山西、江蘇、安徽等8省的20余人銷售了價值100余萬元的卷煙,而這些“下線”再分別進行轉手分銷。
8省警方協同調查統一收網
根據審訊情況及進一步調查,鑒于該案件涉案金額巨大、人員眾多且地域廣泛,本市公安經偵支隊將該案件呈請省廳,并經報公安部審核批準進行統一部署。
2013年8月,公安部迅速向涉案地發出對案件開展深度核查的統一安排,并于當月對案件涉案人員開展集中收網的命令。本市警方與河北、黑龍江、四川、江蘇、安徽等省公安機關共同合作,成功在全國范圍內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破獲案件7起,端掉非法經營窩點5個,現場查獲20余個品牌卷煙共23700余條,總涉案金額高達1200余萬元。
據悉,該案包括遲某在內的全部犯罪嫌疑人已于上月被移送到檢察院提起公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