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2013年底,德國正式發布了面向2020年的國家戰略——“工業4.0”標準化路線圖。這項被國際產業界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計劃強調,未來工業生產的主要形式,是在生產要素高度靈活配置的條件下,大規模生產高度個性化的產品,顧客與業務伙伴對業務過程和價值創造過程廣泛參與,以及集成生產和高質量服務等。
德國“工業4.0”的提出,引發了各國制造業對個性化、定制化生產的高度關注。有專家指出,現代化工業生產的“私人定制”時代已經來臨。
提到工業產品的“私人定制”,就不能不提早期的探索者戴爾。戴爾電腦成功的秘訣正是定制——為客戶提供“量體裁衣”的產品和服務。
無論是對公司用戶還是個人用戶,戴爾公司都提供充分迎合顧客需求的產品。從顯示器尺寸到各項硬件配置的搭配,再到不同的操作系統和套裝軟件、保修期的長短,當然還有高、中、低端的價格,都可以實現“私人定制”。戴爾公司的創始人邁克爾·戴爾說,也許我不知道如何設計或制造世界上最棒的電腦,但我卻懂得如何按客戶需求制造和銷售電腦。
以消費市場個性化需求為指導,設計生產個性化產品,配以個性化銷售和個性化售后服務,是戴爾成功的秘訣,也正在成為當今制造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汽車工業大規模的定制化生產,正在開始顯現這種生產模式的巨大優勢和競爭力。在美國,75%以上的寶馬MINI汽車都是按用戶需求定制裝配的,廠方提供了多達70多種選擇方案,價格從2000美元到6300美元不等。在中國,德國大眾海外最大的生產基地——一汽大眾2005年便開始推行奧迪車個性化訂單模式,可供定制的車型達7800余種。用戶不但可以自主選裝配置、自由組合不同配置,甚至還能參與自己愛車的設計。在12周的生產過程中,車主還可通過訂單管理系統隨時獲悉自己愛車的最新狀態。
隨著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加快演進,特別是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全球制造業競爭態勢明顯加劇。市場競爭的制勝法寶已不再只是規模和價格,擁有高品質、差異化和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日益成為企業贏得市場競爭的關鍵。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在2000年預測的“改變未來的十大技術”中,就將“大量定制”列入其中。
作為實施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私人定制”式的定制化生產,同樣也將成為我國煙機工業企業未來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
隨著國內卷煙工業企業根據市場所進行的產品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他們對煙機設備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日益增多,煙機工業企業只有更好地響應市場,開發滿足行業需要的專有技術和定制化產品,才能擔負起設備保障和服務支撐的重要使命。
不僅如此,定制化生產還是國產煙機企業通過創新改造提升現有煙機設備、增強市場競爭力、應對國際競爭的重要手段。我國煙機工業近年來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與國外先進煙機制造企業相比,無論在研發力量、對外技術的依存度,還是關鍵技術的自給率、發明和專利等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尤其需要充分發揮本土化優勢,走差異化發展道路,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大力增強集成創新能力,及時準確把握市場信號,分析客戶需求,依靠技術創新和高質量的服務,開辟一條定制化生產的新路徑。
目前,我國一些煙機企業已開始探索定制化生產之路。比如常德煙機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加強與卷煙工業企業的合作創新,將客戶需求作為改進提升的“指揮棒”,對現有主力型煙機設備進行了設計改進和優化提升,滿足了部分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上海煙機公司為多家用戶成功開發獨立條外透明紙包裝機、細支煙包裝機、全開式包裝機等異型包裝產品,受到用戶的肯定,成為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這些改進提升既為卷煙工業企業提供了個性化的設備保障,也提高了煙機工業企業設備的質量和性能,為進一步拓展定制化生產之路積累了技術和經驗。
定制化生產是未來制造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我國更多的煙機工業企業應重視它、探索它,加快創新生產模式,實現由傳統生產模式向用戶驅動、用戶定制的方式轉變;同時以智能制造為主導,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用一流的服務去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實現煙機企業由生產型向服務型轉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