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工業4.0”是2011年德國提出的新概念,經過三年的發酵,已經在全球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工業4.0”的實質是信息物聯網和服務互聯網與制造業的融合創新。以其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生產方式可能就是大規模定制化生產的初級階段,而這將帶來生產方式和制造模式的變革。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制造”該走向哪里?中國煙草制造又面臨怎樣的風險和機遇?筆者結合多年煙草行業管理和信息化工作的經驗,談一談大數據環境對煙草制造模式的影響。
“工業4.0”的核心戰略
“工業4.0”是通過物聯網、信息通訊技術與大數據分析,把不同設備通過數據交互連接到一起,讓工廠內部甚至工廠之間成為一個整體,形成制造的智能化。這一智能化又包含兩大主題:智能工廠與智能生產。
智能工廠主要關注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未來,各個工廠將具備統一的機械、電器和通信標準。以物聯網和服務互聯網為基礎,配備有感測器、無線和RFID通信技術的智能制造設備可以對生產過程進行智能化監控。
智能生產在智能工廠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入了人的要素,同時強調生產過程本身,主要涉及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3D打印等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未來的智能生產將是以人為中心、基于智能輔助系統的人機互動模式。
“工業4.0”希望通過智能工廠與智能生產的建設,實現制造模式的變革。其體現的先進技術包括物聯網、信息技術、大數據處理技術,與個性化產品制造所需的技術十分相似。可以說,智能工廠已經為制造業大規模定制生產做好了準備。
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精益化的現代工廠
國家煙草專賣局提出的建立數字化、智能化、精益化的現代工廠,其核心戰略也是建立現代化智慧工廠,推行精益生產,提高精益管理能力。
(一)智慧工廠的基本架構
以“工業4.0”的理念來看,煙草行業智慧工廠也應建立在物聯網和服務網構建的信息技術基礎之上。
其中,與生產計劃、物流、能源和經營相關的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以及與產品設計、技術相關的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處在最上層,與服務網緊緊相連。與制造生產設備和生產線控制、調度、排產等相關的PCS(生產過程控制系統)、MES(制造執行系統)功能通過CPS(信息物理系統)實現,與工業物聯網緊緊相連。從制成品形成和產品生命周期服務的維度,智慧工廠還需要具有智慧的原材料供應和售后服務,構成實時互聯互通的信息交換。
(二)精益生產的核心理念
精益生產的本質是以客戶需求為所有改善活動的出發點,即任何改善活動都要圍繞客戶需求來進行。卷煙制造企業應從系統的角度,建立精益運營、精益評價系統,確立企業的精益項目體系及實施體系。以精益生產為基礎,通過對研發、供應鏈、生產與營銷進行全方位精益改進,讓企業運營效率與品質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精益管理的轉型方式
筆者認為,煙草制造企業向精益管理轉型需要關注以下幾個重點要素:
(1)系統化、體系化。企業精益轉型必須系統地策劃,以精益價值為目標拉動,以精益框架體系為基礎,既要注重目標設置的精益合理,又要注重精益轉型路徑的科學合理。
(2)業務流、價值流。從業務和價值流分析與研究開始,識別在一條產品價值流中所有的浪費,從而消除浪費。
(3)關鍵點、支撐點。關鍵問題來自顧客,來自公司的經營戰略,來自流程運作過程中的各種不足。精益管理注重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解決與恢復,并且用最精益與最科學的方法。
(4)持續性、科學性。建立效率、成本、質量持續改進體系,用可視化管理彰顯質量問題、成本問題、效率問題,并用持續改善的方法進行改善。
大數據環境下的精益管理思路
不管是“工業4.0”,還是國家局提出的精益生產,都是通過工廠層面的設備革新、產業鏈協作、大數據處理,來促使企業轉型,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因此,思考煙草企業的變革和轉型,我們不得不分析和考慮在大數據環境下實現精益管理的思路。
(一)大數據業務成熟度模型
大數據業務模型成熟度主要包括以下5個階段:
業務監測。這是大數據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企業部署商業智能解決方案,用以監測現有業務的運行狀況。
業務洞察。在這一階段,企業使用統計分析、預測分析及數據挖掘等手段,來達成重大的、顯著的、有執行意義的業務洞察,并將業務洞察集成到現有業務流程中。
業務優化。在業務優化階段,企業有能力將分析技術嵌入到業務運營之中。通過大數據分析助力業務運營,使業務活動自動進行不斷的優化和提升。
數據盈利。這是數據變現階段,企業可以將企業數據與大數據分析洞察打包,銷售給其他企業;將數據分析直接與產品集成,創造智能型產品;利用可操作的業務洞察與推薦技術,提升客戶關系、重塑客戶體驗。
業務重塑。業務重塑是大數據成熟度模型的最高階段。在這個階段,企業利用對客戶使用方式、產品效能行為及總體市場趨勢的分析,將商業模式轉換到新市場、新服務中。
(二)煙草行業大數據精益管理案例
福建中煙龍巖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卷包批次綜合分析為切入點,對大數據在煙草制造企業精益管理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
該案例是以企業生產的大數據為基礎,覆蓋卷包生產線,以批次為紐帶,以最小加工單元為粒度,以指標、指數模型為對象,以預警、事件、追溯、分析為手段,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過程管控能力為目標的綜合性分析應用平臺。
平臺通過對MES、數采、HR等業務系統的數據集成,搭建起卷包車間質量、成本、效率指標體系以及評價模型,同時基于精益化六西格瑪及卓越績效管理思想,建立起預警體系和事件管控流程,追溯分析并支撐決策,最終為企業加速打造柔性智能的技術能力和技術平臺,推進精細化管理水平。
煙草制造精益生產模式,應突破現有的生產方式與制造模式,根據消費需求數據與信息,進行大數據處理與傳遞,最終形成互聯的智能制造工廠。順應這一趨勢,煙草行業應更注重制造業高端標準與技術的確立,培養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復合人才,積極尋求智能制造設備與信息技術融合的突破、大數據建立與分析應用的突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