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獲悉,自2015年國家煙草專賣局對口幫扶紅寺堡區以來,累計投入扶貧資金9500余萬元,實施幫扶項目50余項,積極推進產業和就業扶貧,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紅寺堡區寧夏弘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20歲出頭的職工羅小燕,正在快速檢驗煙包盒。2012年,她跟著父母從同心縣搬遷至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的她,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只用了一口舊鍋、一床破鋪蓋、一些老家具來形容。2018年,大專畢業的羅小燕進入弘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成了一名產業工人,談及現在的生活,羅小燕樂的合不攏嘴:“廠子就在村子附近,上下班非常方便,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穩定收入,好日子肯定在后面咧。”
寧夏弘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公司成立以來,解決紅寺堡就業300余人,帶動紅寺堡周邊移民村157人就業,利稅總額累計達到12860萬元。實現了從‘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的轉變,幫助貧困戶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住著寬敞的新房,每年有養牛的分紅,閑暇之時還能到附近打零工,對于56歲的海學山而言,這樣的新生活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2012年,從固原原州區搬遷至弘德村的他一窮二白,只能靠干體力活維持生計。
據了解,針對紅寺堡區特有的自然資源優勢,國家煙草專賣局為當地量身打造了“中煙飛地肉牛養殖項目”。依托新的產業項目,海學山的生活出現了新的生機。“2018年年初,村上開始宣傳中煙飛地肉牛養殖項目。我跟妻子商量后,東拼西湊了2萬元,又從銀行貸了10萬元貼息貸款加入了該項目。當年收益1.8萬元,在下半年就脫了貧、摘了帽。”海學山說。
“飛地”肉牛養殖園區按照“政府提供場地、中煙提供資金、銀行提供貸款、農戶獲取收益”的模式運作,其中煙草專項幫扶資金投資用于園區建設,銀行貸款則用于購置牛犢。據悉,當時參與的560戶貧困戶,戶均收益達12350元。“目前,園區養殖肉牛3000頭左右,二期建成后,肉牛存欄量能達到7000頭。”弘德村黨支部書記任軍說道。
自建立幫扶關系以來,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對紅寺堡區的定點幫扶工作始終高度重視,把這項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書記、局長、中國煙草總公司總經理張建民多次到紅寺堡為定點幫扶工作把脈定向,并明確提出:“定點幫扶是政治責任,要切實發揮國煙扶貧的助力作用,配合地方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