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驚蟄。春雷始鳴,雨催農事。
一大早,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洋坪鎮九里崗村的脫貧戶劉立平,接到了駐村第一書記黃孫亮打來的電話:“劉大哥,還在家里吧?近來身體可好啊?”
“是哦,是哦!現在疫情還沒結束,出不了門,這樣下去可怎么辦吶?哎……”劉立平滿面愁容、唉聲嘆氣。
“今天正要給您說這事呢!我們給您做了個規劃,您先聽聽看。”
說起這個規劃,時間倒回到2月25日,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脫貧攻堅相關工作,遠安縣扶貧辦發出重要通知,在全縣貧困戶當中開展返貧風險排查、外出務工人口排查、生產發展難題排查,全力幫助貧困村開展春耕復產。當天,遠安縣局的幫扶隊員便一一撥通結對幫扶戶的電話,挨家挨戶向他們詳細詢問計劃外出務工的時間、崗位信息、點到點交通、計劃發展產業、協助采購生產資料、技術培訓等一系列需求指標。
對于象劉立平這樣的人員來說,是家庭的主勞力,常年在省外打工,主要收入靠勞務工資。過年前回到家,這日子一晃都過去兩個月了。交通解封、企業復工等時間尚不明朗,已經讓他憂心忡忡。接到調查電話后,他的心里仿佛又壓上了一塊石頭。
調查結束后,駐村工作組馬上開始整理資料。“雷主任,看來問題還不少啊?我們得在一起議一議。”黃孫亮一邊翻看資料,一邊跟村主任雷家忠商量著。
“是啊!今年受疫情影響,特別是打工人員遲遲出不了門,對他們的影響最大,今年的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呢!”雷主任的眉頭同樣緊鎖著。
“您看這樣好不好?這些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員,目前都在家閑著,先發動他們把地種起來,再發展一點副業。萬一他們一時復不了工,好歹生活有個保障!”黃書記提出了自己的點子。
“我這兩天也是這么合計的,看來咱倆想到一塊兒去了!”雷主任的心里敞亮起來。“那時間耽擱不得,今天就開始,我們來計劃計劃!”
連續幾晚,村委會的辦公室燈火通明。為了幫助脫貧戶想法子、找路子,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委會人員都分頭行動起來,有的在收集企業招工信息,有的在聯系農資供應商家,有的在打聽仔豬、種兔訂購渠道,有的向農業技術員請教專業問題,一個個鉚足了勁,唯恐漏掉一個重要信息。3天后,一沓厚厚的產業發展規劃書出爐了。
“馬上要春耕了,您家的兩畝旱地,建議先種上玉米,一畝田可以產生800元的收益;等過兩天情況好轉了,我們來聯系仔豬,建議您買幾頭養起來,到年底一頭賺1000元是沒有問題的;您家前年種的兩畝冬桃,只要好好養護,今年就能掛果了……”黃書記對照劉立平的發展規劃,一項項地進行講解,一筆筆地計算著收入賬。
“說出來不怕您笑話,我一個農村人,不到20歲就出門了,這多少年都沒干過農活兒,我心里沒底啊!”劉立平提出了自己的顧慮。
“農業技術方面的事,您就不用操心啦!過兩天就有技術員下來,再說這都是簡單的莊稼活兒,學學就會啦!”
“那過幾天工地要是復工了,我就得出門,丟下這個爛攤子誰來管呢?”劉立平仍然不放心。
“這個,我們早替你們想好啦!您要是返工了,地里剩下的活,到時候村委會統一請人來養護,大家出工錢就行啦!再說,還有我們幫扶干部在呢,您就放寬心吧!”
“那真是太感謝了!考慮的這么周全,我還有什么好說的呢?一個字,干!哈哈哈……”劉立平終于喜笑顏開。
“是啊,農時等不得。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村里訂購的第一批化肥,上午就要運到村委會,你趕緊來拖啊!”
“好,好,我馬上就來……”話音還沒落,劉立平已經走出家門。
遠方,田野里,陽光下的油菜花愈發金燦燦的。山坡上,微風中的冬桃花開得分明紅火。天空中,一場知時節的春雨醞釀著,正等待著我們播下春的希望,來迎接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豐收季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