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踏踏實實解難事,真真切切幫脫貧。
第一書記是鄉村脫貧致富的領路人。第一書記有擔當,群眾脫貧有信心。
疫情發生以來,煙草行業選派的第一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扎根鄉村,用心用情,做細做實脫貧攻堅工作,帶領村民一起脫貧致富、鞏固幫扶成果。
“陳大哥,你養的魚近期賣得怎么樣?有滯銷的嗎?”
“郭書記,魚都賣出去啦,賣不出去的話我就讓你幫我找出路了。”
對話的是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正平鎮正平村第一書記、信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職工郭冰冰和村里的貧困戶陳元龍。當前,在繼續做好村里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通過入戶走訪,掌握貧困戶恢復生產、就業的情況,想方設法助力貧困戶就業、脫貧,是郭冰冰近期工作的主要內容。
正平村共有5000多人,1400多人在外務工,前期排查武漢返鄉人員工作量大,疫情防控任務重。郭冰冰大年初三就回到村里開展相關工作了。好在全村排查出的7名湖北返鄉人員以及他們的家人經過居家隔離后都沒有出現問題,這才讓大家松了口氣。
一度最讓人揪心的是貧困戶劉連生。春節前,從武漢回來的一個親戚曾去劉連生家拜訪,而這位親戚有過發燒癥狀,所以正平村對劉連生進行了嚴格隔離。隔離期間,郭冰冰給他送來了米面等生活物資,叮囑他安心在家隔離。順利通過隔離觀察,2月26日,劉連生回到了其工作的保潔公司上班。重新拾起工作,有工資可賺,劉連生的內心終于踏實了。
正平村有107戶貧困戶,貧困勞動力184人,脫貧攻堅任務艱巨。
脫貧攻堅,離不開產業和企業的支持。村里的扶貧車間東順制品有限公司以制造圣誕禮品、塑料花等小飾品為主。為了幫助企業早日開工,趕上訂單進度,郭冰冰跑前跑后,協助車間辦理了復工復產手續。2月21日,車間開始復工生產,本地工人陸續上班,同時也解決了9名貧困戶的就業問題。
呂風生就是其中一位。由于身體原因,他無法外出打工。在東順制品有限公司,他做一些拼接組裝塑料花的零碎活,每天有40元左右的收入,錢雖然不多,但也貼補了家用。
能就業就有收入,有收入生活就有保障。
復工復產之初,郭冰冰就帶領工作隊對全村貧困戶的就業情況和就業意愿再次進行了全面統計。部分人在村里實現了就業,部分人在等待原來打工所在的企業復工復產,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需要尋找崗位。
比如呂羅生。他原本在外省務工,但因妻子賴玉蘭患有精神疾病,年后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為了照顧妻子,呂羅生只得待在家里。年近60歲的他,在附近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正平鎮是信豐縣煙葉主產區,正平村也種植了150畝煙葉。疫情防控期間,煙農也面臨請工用工難的問題。“這時候,煙葉恢復生產和精準扶貧工作可以更好地結合在一起。”郭冰冰說。
得知呂羅生之前有過管理煙葉生產的經歷,郭冰冰就介紹他幫煙農種植煙葉。呂羅生在煙田干活又快又好,人人夸他是個種煙好手。但煙葉種植畢竟是有季節性的,郭冰冰又給呂羅生申報了生態護林員公益性崗位,讓他既方便照顧妻子,也進一步保障了收入。“郭書記是個熱心人,他去年來來回回接送我家屬入院治療,如今又幫我找到了工作,實在是太感謝他了!”呂羅生說。
和扶貧工作緊密關聯的還有春耕生產工作。
3月24日,貧困戶劉永福在他家的稻田里勞作。因腿腳殘疾,他不能外出打工,主要在家種植水稻。往年,按照當地的慣例,他一年只種中稻或晚稻一季水稻。為切實抓好糧食生產,信豐縣鼓勵村民種植早稻,然后種植晚稻,實現兩季種植,并出臺了貧困戶補助政策。
通過動員,劉永福放棄種植中稻,改種早稻。截至3月24日,通過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的共同努力,正平村貧困戶早稻種植項目已落實24戶,種植面積36畝,全村已落實早稻種植面積近500畝。
不只是就業和春耕,貧困戶的每一件事都牽動著扶貧干部的心。
3月18日上午,大雨。郭冰冰接到了貧困戶邱年姣打來的電話:“冰冰書記,我家房子又漏水了,麻煩您趕緊過來看看。”去年,邱年姣的住房漏水,村里幫她修繕,將青瓦換成了琉璃瓦。接到電話后,郭冰冰馬上聯系泥瓦工,一道上門排查出漏水點,并返工修補,及時解決了問題。
“貧困戶的事比天大。截至3月24日,全村貧困勞動力中還有12人的就業去向尚不明確。責任至上,我們會再加把勁,盡快幫他們復工就業,爭取讓村里早日脫貧摘帽,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郭冰冰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