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湖北襄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的青年員工們積極響應行動號令,沖鋒在前,勇擔使命,以“雙報到”為重要載體,主動下沉社區參與防疫工作。
在此期間,涌現了很多感人的事跡,體現了市局機關青年員工的擔當精神。有的自防疫開始已連續值班二十多天,有的一天連續執勤十個多小時,有的身處外地仍然牢記黨員職責,有的抗疫期間不忘工作隨時待命,有的不是黨員也義不容辭投身志愿活動……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胡濤,共產黨員、退役軍人,疫情防控初始,就與襄城區真武山辦事處慧苑社區工作人員并肩作戰,一起做宣傳引導、排查登記、值守勸返、保潔消毒、配送保障等各項工作。他說:“社區的女同志比較多,保潔消毒是個體力活,我是退役軍人,我來做。”
一次消毒就要背上幾十斤重的消毒桶,穿梭在各個單元樓層,一趟下來常常滿頭大汗,直不起腰。但他覺得自己多干一分,就能為別人多分擔一份辛苦。危難時刻顯本色,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退役軍人“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錚錚誓言。
夫妻齊上陣,小家大家都是我的家
王曼、余國亮夫妻倆,在抗疫期間都積極響應在職黨員干部“雙報到”下沉社區的號召。余國亮同志經歷過一人值守七個半小時,參加過晚上分發惠民菜的辛苦,但他卻說:“雖然參與社區多次活動,為抗疫做了一點事,但與戰斗在一線的“白衣天使”相比,這些事微不足道。”
在參加各種志愿活動的同時,他們家里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要照看,只能錯開值班時間,一人負責大家,一人負責小家。王曼說:“雖然家里家外都不輕松,但我們堅信堅持就是勝利,一切都會好起來。”
以赤心換真情,共同打贏抗疫之戰
參加防疫工作的同志們,基本都做過門衛值守勸返、幫助代購生活用品、配合社區進行蔬菜物資配送、開展入戶調查、消殺等工作,扮演了各種角色。梁晶說:“無論哪個角色,我始終保持著共產黨員的一顆赤熱的心,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門衛值守時,再麻煩,我們也要看證明、查體溫、做登記,不符合條件,一律勸返;入戶調查時,再啰嗦,我們也一再叮囑,無必要不出門,注意做好個人防護;物資配送時,再苦再累,我們也不說,因為這是我們的職責和義務。一路走來,付出的是汗水,收獲的是理解和親情。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之戰。”
守護家園,義不容辭
熊瑞官,非黨員,在2月2日,襄陽市疫情爆發初期,并不是黨員的他主動報名參加志愿活動,協助云集社區對轄區內部分小區實施了環境消毒,并開展了卡點值守、人員勸返等工作。在此期間,他遇到市委李樂成書記檢查督導疫情防控工作,書記對志愿者們進行了親切慰問,并提醒大家做好防護,讓大家倍受鼓舞。熊瑞官說:“雖然我不是黨員,但作為一名襄陽市民,在這緊要關頭,能夠為家園奉獻一點力量是義不容辭的。”
程銳,入黨積極份子,主動到米公街道十字街社區報道,加入社區專門的非黨員群,一旦黨員人手不夠,隨時接受安排,哪里需要去哪里。
身在外地,堅守黨員本色
王曉麗,因疫情突然發生,滯留黃岡麻城。“雙報到”一開始,她就報名參加了當地社區志愿者防疫工作。截止目前,已下沉一線開展工作20多天,每天至少工作4小時以上。無論瓢潑大雨還是烈日當頭,都能堅守陣地。工作中也曾遭遇闖關沖崗,也曾遭遇冷言冷語,拒絕提供信息,也曾寒風大雨中手腳凍麻,但她始終堅持二十多天如一日,聽黨指揮,哪里需要奔哪里。她的事跡得到了當地肯定,在麻城政府網絡平臺進行了報道。王曉麗說,從她在黨員報到登記本上簽下襄陽煙草的那一刻起,她就代表了黨員形象,代表了襄陽人的形象,更代表了煙草行業的形象,無論身在何處,肩上這三個重任,黨員、襄陽、煙草,都督促她克服困難,服從大局,沖鋒在防疫一線,無愧于胸前的黨徽。
期間,像這樣滯留外地的青年員工,還有滯留棗陽的吳凱、許怡、覃春華、湖南的周鵬,他們以外來黨員志愿者的身份為當地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防疫同時,不忘工作
裴華,市局辦公室文員,在志愿服務的同時,為不影響公文收發工作,自2月6日起,在市局信息中心協助下,開通了OA系統云平臺,同時也安裝了地方政府公文系統手機客戶端,及時接收行業及地方文件,實現了居家辦公,在家協助監察、煙葉、業務等部門共辦理了發文12份,出具各類證明14份,接收地方部門通知139份,行業OA文件49條。
在參加抗疫同時,不忘工作的還有時刻關注全市系統安全工作的胡志超;參與抗擊疫情普法宣傳活動的馬永專;堅持居家24小時辦公值班,做好了市局公司防疫指揮部每一次專題視頻會會議記錄的覃春華;負責全市宣傳稿件初審工作的靳冰瑩;隨時關注抗疫期間各項新稅費政策的梁兵、程嚴暉;時刻關注省局財務處通知,做好報表上報的龍關君、高夢嬌。他們只是隨時準備復工復產煙草人的一個縮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市局機關像這樣活躍在襄陽城各社區的青年員工還有很多,有在抗疫同時,不忘服務零售戶的余濤;有想辦法為小區居民購買口罩的王娟;有完成兩次愛心捐款收取、核對和上繳工作的齊鮮敏;有妻子忙于社區隔離點工作不能回家,在獨自照顧家人孩子的同時參加防疫值守的馮健;有夫妻齊上陣的劉亞男;有從河南趕回,主動要求參加志愿活動的盧紅良;有在勸返值守中度過生日的陳小奇;有邊獨自帶娃邊參加抗疫活動的張盼;有與丈夫、父親共同參加抗疫志愿服務的王曉希;有用共享單車在路口壘筑起一道道“防線”的胡冰雅;有防疫期間收獲無數“謝謝”的李健;有妻子懷孕在家,仍主動報名參與防疫值守的成果;有連續三天主動上門,給有抵觸情緒的老齡居民宣傳政策、送溫暖的姜維;有承包三個小區128戶居民體溫排查的李瑞;有既當“守門員”、勸導員,又當信息員、跑腿員,同時還是居民困難幫扶員的郭浩、董長燕、賀新詞、徐銳、豆顯武;有趕來市局公司收發防疫物資的曾坤、云慧敏;有在老家積極配合當地防疫要求的王瑞;有雖懷孕在家無法參加防疫工作,但時刻關注群消息,不忘給大家加油打勁的阮原,等等。
他們不分白天黑夜,哪里有召喚,他們的身影就出現在哪里。雖然僅是微光,但與千千萬萬逆行者一起,成為照亮古城襄陽的滿天星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