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相守是最真實的幸福。”而我卻說:“默契是最無聲的情話,同行是最溫情的告白”。在湖北十堰煙草眾多職工家庭中,有這樣一對“80后夫妻”,他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互相扶持、并肩作戰,在各自的領域中演繹最長情的告白,用“最美逆行”詮釋著初心與使命、責任與擔當。
沒有情話,春節他與妻子共赴抗疫一線
庚子年春節前后,肆虐全國的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寧靜,突如其來的防疫阻擊戰在全國打響,我們煙草行業也不例外。
夏佩是竹溪縣煙葉分公司駐桃源鄉瓦滄村精準扶貧工作隊員,是十堰煙草23名駐村干部中的普通一員;妻子任覺斐是十堰市太和醫院的一名護士,是十堰疫情定點救治醫院中的眾多工作者之一。
2月2日晚,十堰政府網站發布了一條令人驚愕的信息,“新型冠病毒肺炎已在本地蔓延,從明天開始十堰要‘封城’了,為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傳播,竹溪要‘封’,瓦滄也要‘封’”。收到消息,夏佩心急如焚,嘴上雖然沒說什么,心里卻始終惦記著要為大家做點什么。
當晚,瓦滄村黨支部書記喬森的手機響起了急促的鈴聲,電話那頭傳來一個清脆干練的聲音,“喬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夏佩向您報到,我要參加瓦滄抗疫,請您務必要同意!”
“不行!你家娃兒還小,你又不住竹溪,現在仍是春節,組織部還沒有決定你們扶貧人員的動向……抗疫這事還是留給我們村干部來辦!”喬書記出于多種考慮,果斷拒絕了。
“但我是一名扶貧隊員,更是共產黨員,我必須參加,我要到一線!”夏佩堅定地回答。
“到處都封了路,你們過不來啊!”喬書記反問到。
“市防疫指揮部和縣‘四雙辦’,很快就會確定扶貧人員到崗時間,會給我們出具通行證的,我保證第一時間到崗!”夏佩的請纓電話如此堅決。
早在正月初五,夏佩還未返回對口幫扶村之前,妻子任覺斐就已經被醫院緊急召回,抽調至呼吸外科隔離病區,參與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救助工作。由于任務來的太急,妻子走得匆忙,隨身物品和換洗衣服都未帶齊,臨行前夫妻倆僅僅在電話里道了個別。
提到妻子,夏佩擔憂地說:“電話那頭她語氣平和,但我能深刻感受到那種擔憂和不舍。尤其是參與一線救治,在現有防護物資相對緊張匱乏的條件下,我很擔憂妻子的安全問題……”
“但愛人是醫務工作者,我是扶貧隊員,都是黨員,現在又是關鍵時刻,群眾們都寄希望于我們,我們決不能退縮。”
“我始終鼓勵她說,不要怕,這是去戰斗,我來‘十送紅軍’了,打勝了,家人團聚,我給你慶功!一起帶兒子去旅游,好好犒勞一下你們!” 夏佩滿懷希望地說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沒有過多的情話,就這樣夫妻二人主動請纓,共同走向抗疫之路。
默默堅守,平安是夫妻二人最大的慰藉
瓦滄地處秦巴深山,是竹溪南部貧困山村,自2015年起,被竹溪縣煙葉分公司定為對口幫扶村,全村共有780人,往南30多公里處便是鄂渝陜三省交界的國之“雞心”。地域偏僻,人不偏安,卻無例外,小山村也是全國萬千抗疫戰場之一。
2月6日,全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已達3151例。為加強瓦滄疫情防治工作,駐村工作隊協同“村支兩委”,分頭分片區帶領車輛到各路口設置“防疫卡”去了,村委僅有的兩名女干部也不例外。當夜,全村4個主要路口,全部封閉,同時在村內設置了2處臨時勸返點,用于勸返外出人員和開展救助,忙完已是深夜十一點了。從這一刻起,夏佩和另外兩名煙草駐村人員就再也沒有回過家,每日帶頭到各卡點執勤。
即使不能回家,對夏佩來說,每天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給家人打一通電話,最開心的時光就是和4歲的兒子視頻聊天。
“每當看見孩子,一天的緊張和勞累都放下了,但又不忍心和兒子視頻時間太長,怕兒子太想我,見到我就流淚!”夏佩哽咽的說到。由于他和妻子都奮戰在抗疫一線,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春節至今,孩子一直由留守家中的父母代為照顧的。長時間沒見到兒子,休息時間,他常拿出手機看兒子的照片,但又不敢多看,怕同事笑話,說自己不夠堅強。
比起兒子,在醫院忙碌的妻子更讓他放心不下。剛開始,醫院病人多,有些醫護人員還沒返崗,工作壓力大,由于是重癥隔離病房,醫院對妻子的工作要求特別高,防護服、口罩、護目鏡、面罩、鞋套……一樣都不能少,每次在進入隔離病區前,總是先要換上厚厚的防護裝備,差不多要花幾十分鐘。進入隔離區前,妻子也總是反復檢查同事的防護裝備是否齊全、是否有破損,因為這一進去就要待十幾個小時。
“聽妻子說,最近醫院收治的發熱病人較多,她經常和同事們忙得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夏佩心疼妻子的身體,擔心她太累了。“有時給她發信息,一整天都等不到她的回信,心里特別擔心,就拿手頭上的事寬慰自己說,守護瓦滄村民,感覺就好像在守護家人一樣,瓦滄平穩了,疫情就能早一日解除,心里自然就多了一份從容,多了一份舒心……”
他和妻子分別在各自崗位堅守了30多天。現在,醫護人員陸續返崗,疫情得到良好控制,局面明顯好轉,妻子的工作壓力稍微減輕了一些,夫妻二人偶爾還能用手機聊天。
無私付出,群眾滿意對他們最大的褒獎
疫情防控期間,駐村工作隊的任務量格外的大,到村卡口核查人員車輛、進集中安置區巡邏、勸返外出閑逛人員、入戶宣傳防疫知識、對武漢返鄉人員建立監測檔案、對群體村民開展體溫測量、晚上還要對數據進行總結報告……每天的任務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平均每天每位扶貧干部要監測200多人健康狀況,往返責任片區不下4次,行走步數超過2萬多步。
“疫情無情人有情,雪中送炭暖人心。”為解決物資緊張問題,2月4日,對口幫扶單位竹溪縣煙葉分公司送來了500個醫用口罩及相關生活物資,加上鄉政府首批解決的300個口罩和10升消毒液,村委和駐村工作隊迅速行動分頭、分批次向村民進行了發放。
“夏主任,張承寬的兒子張孝海,于1月22日從宜昌返鄉,中途繞行武漢,還在漢口火車站旁的賓館留宿了一晚。”得知這個消息,夏佩第一時向村委會進行了報告,并給張家送去了口罩、體溫計等物資,及時幫助張孝海加入“武漢返鄉人員”微信群,確保返鄉人員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還有效發揮信息溝通和隔離監控的作用。
“我們武漢回來的沒有菜吃了,怎么辦?”“大家在堅持一下,我們山里不比大城市,蘿卜,青菜都有的。我們會積極聯系物資,解決大家吃菜難得問題”。防控群中安撫完武漢返鄉人員情緒后,夏佩及時的將這一問題向村干部反映,并第一時間與原定正月初六嫁女兒但因疫情原因推遲的劉美林家取得聯系。溝通后,征得同意將籌備的婚宴菜品共享到群里,告知返鄉人員有需要的可以聯系配送,以解燃眉之急。
說話間,夏佩的手機響了,村里的群眾又發來了求助信息,他急忙趕到現場幫助解決。
隨著工作的開展,卡口登記制度日趨完善,許多防治措施得到了改進,各卡口處工作人員的工作方法愈發規范科學,登記信息、測體溫、車輛消毒……大家分工明確。“我發現測體溫時,總會遇到紅外體溫計讀數字不準的問題,因為家里孩子經常發燒,自己也先后買了幾把體溫計,在太冷的地方它會‘罷工’”,于是在測體溫之前,夏佩會一直將紅外體溫計揣在懷里暖著,這也成為他體溫檢測一貫精準的“妙招”。
村里陸續組織起公益性崗位人員,成立志愿者服務小隊,配合村委開展宣傳、卡口執勤、消毒防疫等。就是這樣一批在自己崗位上默默的發揮著自己一塊磚作用的“小角色”才有了今天瓦滄村的“零感染、零疑似、零新增”。而妻子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她們醫院“已經連續14天沒有新增新冠病毒病人了,很多患者也陸續康復。”
在我們煙草大家庭里還有很多這樣的“逆行夫妻”,但有兩抹顏色最為亮眼:一為廣大志愿者的“赤誠紅”,另一為醫護人員的“天使白”,他們夫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