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船”)隸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是我國煙草制絲和打葉復烤成套設備研發生產的優勢企業。通過不斷創新和發展,如今,“昆船煙機”成為知名品牌,為煙草行業生產裝備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堅實支撐。
經過持續發展,昆船在技術創新、生產制造、檢測試驗等方面形成了較強的優勢。如何將優勢和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對昆船公司而言,構成了全新挑戰。
“六五”期間,昆船貫徹中央關于“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積極尋找市場、開發產品。由于開發的盲目性,涉足行業領域過多,沒有形成支柱產品。
“七五”期間,昆船調整產品開發思路,確定了“主攻煙草機械,形成主導產品”的指導思想。然而,“涉足煙機領域并非簡單的技術轉移與產業拓展。”昆船副總經理李攀深有感慨,在開發煙機主導產品過程中,昆船經歷了復雜艱苦的技術與工藝探索,并在探索中持續前進,不斷積累著經驗。
煙草制絲和復烤線國產化研制即是典型。上世紀80年代中期,昆明卷煙廠引進了我國第一條煙草制絲生產線,昆船承擔了這條生產線的技術培訓、安裝指導、維修等工作,他們得以搶先一步對引進的煙草制絲生產線技術進行系統研究與分析,提前進行國產制絲設備的技術準備和生產準備。
經過組織人員出國考察和對國內多家卷煙廠制絲生產線的論證和研究,1986年5月,昆船向有關部門報送了一份共5萬余字的《煙草制絲成套設備國產化項目建議書及可行性研究報告》。該報告詳細論證了實施煙草制絲線國產化的前景以及具體措施和方案。同年6月,昆船被正式選定為煙草行業卷煙機械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的重點單位。
昆船也由此成為完成煙草制絲成套設備國產化任務的重點廠家,并成為改變國內煙機格局的重要力量。以“測繪研仿、系統成套、博采眾長、自主設計”為技術路線,1987年我國首條國產化煙草制絲生產線——許昌卷煙廠5000公斤/小時生產線,由昆船開發成功。
“面對高技術的系統產品和高起點的開發戰略,昆船的開發能力和研制水平經受住了考驗。”當年的工作情景李攀仍記憶猶新,僅產品設計環節,昆船就組織了150多人投入其中。與此同時,到玉溪卷煙廠進行進口制絲設備測繪的人數多達上千人次。“測繪工作在卷煙廠不停產、設備不停機的情況下緊張進行,很多設備只能測得粗略數據,然后再進行推算設計。”
1987年6月,當5000公斤/小時制絲生產線的設計工作結束時,昆船設計部門完成技術圖紙達15613張,折合A4紙45400多張;編制產品標準、通用技術標準、產品使用說明書約100份;編寫工藝、裝配資料7萬余張。
未必波瀾壯闊,卻已潤物無聲。時至今日,昆船已為國內外200多家卷煙廠提供單機上萬臺,制絲整線100多條,并出口亞、歐等地區。擁有柔性紙箱開包系統、切片回潮系統、異物剔除機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煙草制絲設備。
不僅如此,憑借過硬的開發能力和研制水平,1994年,昆船成為消化吸收國外打葉復烤先進技術的牽頭單位之一,繼續顯示著昆船的長足進步。目前,昆船是我國唯一具備整線研發生產能力的打葉復烤成套設備供應商,已為國內40多家復烤企業提供了設備,開發了真空回潮機、切斷機、打葉機、烤片機、烤梗機、預壓打包機組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設備,并正在開發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精細化打葉復烤成套設備。
“煙草機械已經成為昆船重要的支柱產品,產品開發實現了從看樣測繪、功能研仿,向自主創新、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轉變。”今昔對比,讓昆船人頗為驕傲,煙機研發之路正向更高目標邁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